只是那些部族并没有立国结邦,甚至连文字也不曾拥有。
所以没有邦交文书。
所以此事没办法直接上奏朝廷。
只能等狄青带着那些部族的使者到了汴京城,由官家给他们一个名份。”
赵祯听完此话,好笑的道:“别人当皇帝,那都是万邦来朝。朕倒好,身边只有一群草头王来朝。”
寇季笑着道:“那是因为,我大宋四邻,不需要有万邦。有也会被我们剿灭。所以剩下的只有一些四处流窜的草头王。”
赵祯笑容灿烂的点点头。
寇季对杨文广道:“既然情有可原,那就再给狄青一个月时间。一个月以后必须给我到枢密院述职。
禁军将士们归乡在即,他一个禁军司主司不在,如何让将士们安稳归乡?”
杨文广拱手道:“下官回去以后,立马派人传信给狄青。”
赵祯笑着道:“几匹草头王献上的马匹而已,不要看的那么重。在朕眼里,大将军可比几匹马值钱多了,朕不会因为几匹马怪罪他。
所以你告诉他,让他别紧张那几匹马。”
“喏……”,!
nbsp;依照大宋以前的兵制,入了军籍,终身都是军籍,死都要死在军营当中。
寇季和赵祯为了避免出现满营白发兵的悲剧,所以规定了服役年限,给了将士们一个希望。
如今四海靖平,人家让朝廷兑现他们的希望,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天生的杀才以外,没几个人喜欢当一辈子兵。
卸甲归田、荣归故里,是每一个将士们心中最向往的事情。
如今人家用性命帮大宋拼出了一个偌大的疆土,得了功勋,也得了无数赏赐,自然该回乡歇息了。
甚至一些得了官、得了爵的将士,也有归隐乡间之念。
有些人打仗,图的是马上封侯。
有些人打仗,是为了发财。
有些人打仗,是迫不得已。
还有一些高尚的人,去战场上搏命,纯粹是为了家国天下。
家兴、国安、天下平的时候,人家自然要抽身而去。
如此忠勇、义士,在外邦十分罕见。
但是在华夏却数不胜数。
若不是朝廷新律规定,但凡是身具官爵的,不得擅离职守,负责杀无赦。
恐怕人家早就挂印而去了。
寇季也算是在领过兵的人,知道将士们都是什么德行。
所以他也知道此事不可阻挡。
将士们可以为了安邦定国上阵杀敌,也可以为了卸甲归田跟朝廷闹一场。
都是对大宋有功的人,没必要将他们强留在营中,徒增事端。
寇季盯着杨文广道:“你是想告诉我和官家,那些禁军中的悍卒归乡以后,可以隐于民中,帮朝廷稳固地方,坐镇地方。”
杨文广郑重的点头道:“大宋军制最后一条:凡我军中子弟,无论身处何地,无论年纪多寡,凡有战,召必回。
此军制也是我大宋唯一一条一直不曾撤回的军令,还是由您亲笔书写,也是您卸任枢密使的时候亲自下的令。
所以下官以为,将士们回归地方以后,只要朝廷需要,一纸令下,纷纷景从。
待到数十年后,一纸令下,数百万虎贲披甲上阵,何人敢和我大宋为敌?”
杨文广的话,说到最后的时候慷慨激扬。
听的在场的几个人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