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只要改制以后,大宋能繁荣昌盛起来,他们就注定会被铭记于史册上,名垂千古。
他们是我门生,而你是我的入室弟子。
你要建立比他们更大的功业,才能不坠我的名头。
如今无论是政事上,还是军务上,都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还能建功立业的地方,就只剩下了教化一道。
如今朝廷广开学府,一府之地,不仅有一座国学,一座府学,还有数十个县学,无数蒙学。
朝廷不惜血本的在推广教化。
所以注定了我大宋以后会步入到人人识字的局面。
如此局面,正是推广学问、建立学说的好时机,错过了,可就没有了。
你跟其他人不同,你有我支持,有诸多师兄帮衬,只要你愿意,你建立的学说就能出现在国学、府学、县学当中。
别人是拦不住的。”
王安石终究还没有成长到跟天地、祖宗、礼法叫板的地步。
所以寇季一席话说完,王安石的脑子很乱。
寇季见王安石脸上充满了挣扎的神色,就继续道:“一旦大食的书籍从河西运送回来,一定会有无数的读书人扑上去,从中找出不足之处,加以诋毁。
但也会有一部分读书人陷入到其中,从中寻找到自己的道路。
百行百业,自然不需要你多管。
可一些天地至理,一些圣贤之言,一些类似于经书的东西,都需要有人去引导。
没有人引导,那些深陷其中的读书人就会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碰,最后碰的头破血流。
直到有引导者出现,他们就会前赴后继的扑到引导者身边,供引导者驱使,宣扬他们学到的学问。
只不过等他们一步一步的崛起,时间太长。
我不会一辈子待在汴京城,更不可能等一辈子。
所以我让你出去,以引导者的身份,引领他们。
成为他们的魁首,开宗立派。
你有无数的优势可以借用,所以你去引导他们,远比他们自己摸索,更容易崛起。
一切的路,对你而言都是平坦的。
你只需要拿出勇气,去面对那些儒生。”
寇季一席话,不参杂任何水分。
他说的句句真实,句句在理。
有领导者的学说,永远比没有领导者的学说崛起的更快。
王安石背靠寇季,寇季坐下是整个大宋朝堂。
王安石等于是代表着官方在推行学说。
做起事情自然顺风顺水。
至少官面上没有人会为难他,甚至还能帮他打压对手。
王安石额头上青筋暴起,脑子里显然更乱,他盯着寇季声音有些低沉沙哑的道:“学生不认为西方的学问,就胜过我大宋学问。”
寇季摇头笑道:“我没说西方学问胜过我大宋学问,我也没说让西方学问取代我大宋学问。
我只是觉得,西方学问中,有一些可取之处,也有一些跟我们大宋学问共通的地方。
你要做的是吸收其中的可取之处,以及共同的地方,将其和圣人典籍结合在一起,又或者是充作圣人典籍的延伸。
甚至可以将其当成是学习了圣人典籍以后领悟出的新东西。
它终究会变成儒学的一部分,而不是取代儒学,又或者跟儒学分庭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