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子瑜瞧见被翻了白眼的学子好像又要和项羽置气了,连忙拉住,岔开了话题。
“对了,我叫赵子瑜,这是我兄长赵羽,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被嬴子瑜一句话打断的学子像是想到自己要来做什么的一样,不再纠结刚刚项羽对他的无礼。
“我叫韩益,我在家排行第一,所以你们也可以叫我伯益。”
双方交换了姓名之后也算认识了,嬴子瑜率先问出了自己的疑惑,“伯益兄,你刚刚说的是什么意思啊?什么叫自己选择跟随的老师?”
虽然大秦学宫是嬴子瑜提议建立的,但是里面如何运行,她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很具体的东西她并不特别清楚。
韩益听到这话就知道,这俩一定是刚入学没多久,还没被法家和墨家这些强势的学派污染的萌新,是非常适合发展的对象。
于是非常热情的回答嬴子瑜的问题。
“赵姑娘,赵兄弟你们有所不知,咱们学宫包罗万象,诸子百家在这里都能学到,只要你想。
但正因为如此,人的精力本就是有限的,有些学派之间观点还对立。
所以我们或是学了基础之后,或是本身就有信仰,不约而同的都会选择不同学派的老师,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
嬴子瑜听懂了,这不就是现代社会的分科选专业嘛。
只是她不懂的是,这如何选择是自己学了一段时间才知道,韩益为什么在自己刚来就突然跟自己说这些。
韩益叹了口气,“这不是为了壮大我们学派,不得已出此下策嘛。”
什么学派居然需要弟子前来拉人?
“冒昧问一下,伯益你是什么学派的?”
嬴子瑜本以为弟子这么努力拉新人,大概是什么阴阳家这种冷门学派的。
结果韩益非常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我是儒家的。”
“儒家?”这可出乎嬴子瑜的意料了,在她的印象里,儒家怎么可能缺人?
就连项羽这种不爱学习的人都知道儒家,儒家曾经的地位可高了,稷下学宫的最后一任祭酒就是儒家大佬。
韩益见嬴子瑜和项羽不信,解释道,“赵姑娘你有所不知啊,曾经儒家十分辉煌是不假。
但是如今是在大秦,大秦以法家治国,为了更好融入大秦朝堂,更好投上级所好,能学法家的都学法家了。
就算一些人法家学不好,也去学了在大秦地位稍逊一筹的墨家,实在不行还有农家,再再再不济,还可以学小说家。
而很明显被大秦排除在外的儒家则成了他们不会看一眼的存在。”
说到这里的时候,嬴子瑜很明显看到韩益的失落。
刚想安慰一句,韩益又说到,“曾经儒家辉煌一时,巅峰时期就连法家,道家都要避其锋芒。
现在我等弟子虽然没有先辈才学,但是仍然想为心中的‘儒’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得了,这人心态不错,不需要嬴子瑜给他安慰。
不过听伯益的意思,现在大秦学宫内选科都是按照大秦喜好来的。
虽然这是封建教育下的必然,毕竟这些人追求的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自然是帝王要什么,他们学什么了。
但长此以往下去,思想太容易僵化了,不是一件好事啊。
韩益看着陷入沉思的嬴子瑜,非常贴心的表示,“赵姑娘若是想要学法家或者墨家也没关系,益不会强求的。”
很明显,韩益遇到的拒绝他的人太多了,多到他已经麻木了。
“你都知道讲明白其中内情大家都会学法,为什么不说的模糊些呢?”
韩益觉得奇怪,“我是找和我们一样热爱儒家的人的,又不是结仇的。虽然能骗一时,但骗不了一世啊,他们以后知道真相了怪我怎么办?”
嬴子瑜觉得不对,“既然你认为我们一定要学法家,那你为什么还要问呢?”
“万一呢,万一这一万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想学儒家我们也不亏的,总要试试的!”
说完韩益就准备转身离开了。
不过嬴子瑜拉住了韩益,韩益不解,嬴子瑜笑了笑,“现在你找到人了!”
第147章去见叔孙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