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过这批货还是要两元一个,因为这是给他们说好了的。」
「行!没问题。我明天就送布料给你,是送去村里还是你来拿?」
「我叫人来拿吧,咱们还是低调点。要是村里也可以办厂子就好了。」
「听说很快就可以了。」
「真的?」
「真的,上头有文件说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听说靠南的那边就有生产队办起了小工厂。我们这边偏僻一点,要不了多久应该也会响应上面政策,想办法全面发展的。听说这种厂子叫社办企业,这种社办企业本质上是生产队自救的一种方式,既可以缓解生产队队员们拮据的生活,也是丰富居民生活中的物质需要。这些我都是去南方采购时听了一嘴,具体怎么样我也不知道。」
子毅没想到这个世界的进程比前世快了那么多,前世是在七十年代初农村才开始有了小工厂,没想到现在就出现了。
「谢谢主任,你的这个消息很重要,如果可以开那个社办企业,到时候还要麻烦你引荐一下你那个布料厂的朋友。你放心,做好的包包我们都会比别人的价钱少一成。」
「好,到时候我一定帮你们引荐。如果有了可以办厂的消息我也提前告诉你。」
两人又对于以后怎么合作达成了协议…
第179章社办企业的话题
子毅借供销社办公室的电话给唐建国打了个电话,让他带上粗粮过来。晚上,子毅就把社员用钱换的粮食给了生产队长,背山村的社员才有了队长分发粮食的一幕。
大队部,子毅等生产队长去发粮食后,又把今天供销社主任的话告诉大队长,让他们去找关系问问看可以不可以开办社办企业?
社办企业,顾名思义就是生产大队自己办的企业,企业属性和收益都归属于村集体所有。这种社办企业本质上是生产队自救的一种方式,既可以缓解生产队队员们拮据的生活,也是丰富居民生活中的物质需要。
书记和大队长都被这个消息惊喜到了,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人人都怕戴上资本主义的帽子,如果上面政策允许,他们就不用这么偷偷摸摸的了。
「我明天就打电话去问,找我的一个战友问,他在京城,消息肯定灵通。」大队长说。
「现在就打电话呀,晚上刚好在家,这种事在家里才方便说。」书记急切的说。
「那我打了怎么说?」大队长傻傻的问。
书记气得用手里的报纸敲大队长的头,恼道:「我怎么有你这么蠢的侄子,你就实话实说,难道还玩虚头巴脑的?」
大队长尴尬的打电话,子毅和一可跟着书记走出去。
这个年代农村的电话还是手摇电话机,俗称摇把子电话机,是世界第一代电话机。现在在农村可以安装电话的较少,背山村能安装电话,还是大队长的功劳。是他找战友帮忙才弄了电话,也顺便装了电灯,可惜只有大队部才有。
「书记,好消息,进来说。」大队长伸头朝外面喊。
「说说,是不是可以办?」书记不等坐下就问。
子毅和一可也默默的坐着,这本来是大队的事,照道理他们应该避让,但是这个消息对他们也很重要,于是就厚着脸皮跟进来听。
「说是上面政策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有的地方就在全面发展上动了脑筋,战友的一个小地方朋友大队办了一个六个人的香料厂。有人反映到了上面,不过上面的人说只要可以缓解生产队队员们拮据的生活,丰富居民生活中的物质需要,那就是正确的。人挪活树挪死,上面总不能看着人饿死。他的意思是让我看着办,还说什么时候都是人多,产量才高。我的理解是叫我们申办的时候拉上全大队的人一起,个个生产队队长和小队的干部全部签名。你们说是不是这个意思?」大队长殷切地望着大家。
「是这个意思。全面发展嘛,那就没有限定是什么了。那个办厂的大队太人才了。」书记夸道。
大队长得到了书记的肯定,高兴的咧嘴笑了。
「那我们要不要也开一个包包厂?」会计激动的问。
大队长一拍桌子,站起来的说:「办!怎么不办?」
妇女主任说:「大家都吃饭不饱,谁还去买包呀?」
书记看着子毅问:「子毅,你说会卖不出去吗?」
子毅不动声色的说:「大城市还是有很多有钱人的,咱们不在小地方卖,进城去找百货商店卖。刚好我有个好消息也要说,刚才忙着发粮了,还没来得及说。」
「什么好消息?」
「今天供销社主任说,如果我们能办厂,他可以引荐我们给纺织厂的人。条件是我们的包包要优先供给他,还要低于别人的一层。如果办厂,我觉得可以和他合作,这是双赢,你们觉得呢?」
办公室的众人都沉思起来,子毅和一可静静地不发一言,他们知道大家考虑的是那一层的利益,相信很快就能想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