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些人户见不得人好,偏就不肯你占地修宽路,说嘴多得很。
这许不许的,还得先去问来看。
陈氏呢,就先去问了沈夫郎家里,两家交情好,沈夫郎又在他们家做咸鸭子挣钱,同他们张口,沈夫郎的丈夫也答应。
焦家夏月里头上他们家打水用,打了石碾子又来碾米,欠着家里的人情,再呢,见着范家势头好,倒是肯卖这个人情。
独是程家,没给谈下来。
这日下午,陈三芳打程家回来,气得水都吃不下去。
“你们没去,不晓得程家有多不要面皮,当真是把俺气死了。若不是为着拓路的事,俺在那头就要将人骂一场。”
康和见着陈氏一张脸都气得发红,问她究竟是怎的了。
“俺过去,好生好气的和程民生说,俺们家里想宽路,到时候许得占他们家的地,届时是拿钱还是拿地来补,都好商量嘛。”
陈氏道:“这程民生默着不搭腔,他娘就抖起来了咧,说他们家那处的地多肥,一年到头就看着那点儿地产粮,如今俺们家是发财了,就连他们吃口饭的地都要给占去。说话难听得很!”
“俺好说歹说一场,好不易是松了些口。你晓得这人说甚,人说,他们家程大郎还没娶亲,要是能把这事儿给安置了,那都好谈。”
康和眉头一紧:“她这话是甚么意思?”
陈三芳又不是给人说媒的,如何能替他们家解决得到了成家的事。
康和四下瞅了一眼,见俩丫头没在跟前,才低声问陈三芳:“咋的,她的意思还是看上咱家珍儿了?”
范景听着这话,当即变了面孔:“不行!”
“哼,人还瞧不是俺们家咧。俺原先也以为她看上了珍儿,便同她说,珍儿还小,家里还要留上几年。”
“这曲氏竟言珍儿小性儿,与他们家程大郎不恰当,倒是湘绣,在大户人家里头做事,有些见识,人大大方方的,当是个会料理家事的。”
陈三芳登时受了两回辱,没一口唾沫啐在人面上,已是这两年脾性好了不少。
“这程家穷得与俺们家先前也没甚差别,前些年程大郎教征去前线上,回来就坏了一条腿,走路一瘸一拐。朝廷赔了钱下来,家里也没说拿去给程大郎医,钱教程老汉一兑儿拿去城里给赌没了。”
夫妻俩大干了一场,程老汉就跑了出去,这都三四年光景了,一回都没家来过,谁晓得是死在外头了,还是有了旁的家,总归是再没见过人。
程大郎呢,因着家穷,自又瘸腿,一直没娶上亲,这眼瞅着都快三十了。
曲娘子就喊媒人给说,可她自个儿觉着有个男丁了不得的很,既要人家里头好,人贤惠能干孝顺,还要厚厚的嫁礼。
谁家有哥儿有女的,听了不骂一句得了失心疯。
甭说官媒,私媒都不肯上他们家去的。
陈三芳道:“就这赖皮子,还有脸喊俺去跟大嫂说这门亲事,只怕俺张了口,教人拿扫帚往外头赶咧!”
“他家也不撒泡猴儿尿照照自个儿,甚么蛤蟆样,还望着湘绣。人是能干,有见识,可你家里这穷样,人有见识拿与你养猪种菜,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去填他家的坑!”
康和听了这事,心头也觉得这程家也忒无赖了些。
可旁的两家要是不答应还好,绕一绕路且也还能行,偏程家的一大块地在那处,怎么绕也都得从那处过。
康和道:“实在不成,我再去劝劝罢。”
陈三芳道:“这人又贪又不要面皮,你去甭遭气着。”
过了两日,康和带了一包饴糖,又一方熏猪肉上程家去。
程母曲氏正坐在炕头上,拿着根竹签子剔牙,见着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前来,打炕上下来,出门才瞧清了是范家的上门婿。
曲氏见着康和眉端目正的,又还精壮,她听村里人说他可有本事咧。
往日里头没甚交际,她也没同人打过甚照面,今儿仔细见了,倒是不枉外头夸说得那样好。
曲氏心头就想,那范老二家连个儿都没有,又没甚家底,还招个这模样的上门婿。
他们家如何也得寻个好的。
康和见着人,客气的喊了声曲娘子。
曲氏见着康和,态度要好些:“怎还拿着恁多东西来。”
“这过来是想同娘子告歉一声的。前儿娘子同我娘说得那桩亲,实是不赶巧,我娘前去问了大伯娘,湘绣姐得他们主家看重,说是要为她指一桩亲。
家里头这些年受着主家的好,人要恩赐,咱这样的人家总也不好忤主家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