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竹舟的额头紧贴着地板,脑海里不?断重复着杜兰泽教给她的话术。她双目紧闭,直到太后说了一声「起来吧」,她才缓缓地睁开眼睛。
太后道:「孟小姐,到哀家?的近前来,让哀家?好好看看你。」
孟竹舟道:「微臣遵命。」
她往前走了几步,又跪在太后的脚边:「承蒙太后娘娘关照,微臣感激不?尽,现有一事,不?敢不?禀报,请您圣鉴。」
太后还未开口?,孟竹舟已经全盘托出:「东无与朝廷官员丶江南富商暗中勾结,私吞赈灾款数百万两?,家?父去世之前,搜集了大?量证据,包括帐册上?百本?丶书信上?百份,白纸黑字,铁证如山……」
孟竹舟一句话没讲完,又有一位名叫纪长蘅的女官出现了。
纪长蘅办事妥当,深受太后喜爱。平日里,她总是一副平心?静气的模样,行不?回头,笑不?露齿,从来不?曾莽撞行事。
而?今,纪长蘅的表情稍显生硬,这在仁寿宫就算是失态了。她连忙跪倒在地,向太后禀报导:「启禀娘娘,总管太监求见。」
「总管太监」是皇帝的心?腹。他贸然来访,必定是奉了皇帝的旨意。
太后依旧淡然:「你没告诉他,哀家?正在招待客人?」
纪长蘅如实回答:「奴婢说过了,总管太监还是要来看望您。据他所言,陛下十分记挂您的贵体安康,近来您为国事操劳,陛下也着实担忧,恐传不?孝之名,陛下贵为一国之主,若是不?孝顺太后,江山社?稷如何稳固?」
太后的语气很和蔼:「皇帝的孝心?,哀家?知道了。」
太后心?里却在想,皇帝真是锋芒毕露。
上?个月的月末,太医院向皇帝进献了一种新药,皇帝服用之后,病情略有好转,胸部丶腹部和臀部的脓疱结成了血痂,疼痛不?再频繁发作,较之以?往,皇帝的神?智也清醒了不?少。
皇帝大?概是以?为自己的病快好了,便急着从太后的手中夺权。他紧盯着仁寿宫,不?放过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
今日,孟竹舟突然进宫,皇帝肯定听到了风声。他派出总管太监,正是为了敲打太后,他的言辞之间,字字句句都是「孝顺」,分分明明没有一点?孝顺的意思。
这一点?雕虫小技,逃不?过太后的法眼。
比起皇帝的反覆无常,太后更注意东无的动向。
东无在沧州闹事作乱,又勾结了敌国将领,与他们商定了割地赔款之约,此举触动了太后的底线。
太后往沧州调粮四十万石,及时补充沧州军需,又重新印刷邸报,重拾民众对朝廷的信心?。
此外,太后还委派军队,排查虞州的前朝馀孽,防止叛贼乱党串通一气,动摇大?梁朝的根基。
从始至终,太后没有问罪于东无。
太后不?曾薄待过东无,也没管过他在江南贪赃枉法的罪行。太后只是不?允许他介入北方战场,把大?梁朝的半壁江山拱手送人。
即便如此,东无还是与太后结怨了。
东无在南方各省遍寻名医,耗尽了数百斤名贵药材,做出两?瓶化脓止血的丹药。他把丹药送到太医院,经由太医之手,呈递到皇帝面前,皇帝服用之后,大?喜过望,重重赏赐太医院,却不?知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太后倒是了如指掌。
太后本?以?为「化脓止血」只是治标不?治本?,皇帝的病情却比她预想中恢复得更快,说「恢复」也不
?是「恢复」,只因皇帝的身体更孱弱了,服药之后,他的血肉消减了不?少,只剩一副骨架和一张人皮。
皇帝坚信自己能够转危为安。他屡次暗示太后,让她主动交权,她至今没有明确答覆,他就像小孩子发脾气似的,指使手下促成御林军内乱。
御林军的三大?军营分崩离析,京郊一带,兵祸连结,死伤人数超过一万,相邻的村镇都是生灵涂炭。
皇帝和东无这一对父子,立身处世竟是如此相似,宁可他们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他们。
紫金香炉里燃着檀香,香气浅淡,弥漫在殿堂中,太后的思绪亦如烟雾一般散开了。她闭目养神?,左手拇指仍在拨弄一串佛珠。
纪长蘅轻声道:「请问娘娘,奴婢是把总管太监请进来,还是让他先?回去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