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逸迟疑片刻,才回答:「您说的是,华小瑶施主?」
第157章夏消秋叶残公主在上,皇天有灵,神助……
「华小瑶」是华瑶的?小名,也是华瑶经?常使用的?化名。
观逸之所以称呼「华小瑶」,大概是因为,华瑶与他打交道的?时候,谎称自己的?本名是「华小瑶」。
若缘轻轻地笑了一声。她又想起了一桩旧事。
多年前?的?一个清晨,春光灿烂,暖风和畅,若缘在御花园里散步,远远望见了淑妃和华瑶。淑妃揽着华瑶的?肩膀,笑着唤她:「华小瑶。」
那时候,若缘很羡慕华瑶。
后来,淑妃病故,华瑶悲痛欲绝,若缘又觉得华瑶的?境遇比起自己也好不了多少。她们虽是皇族,却无人尊敬,无人照应。
时过?境迁,华瑶已在秦州建立根基,若缘还是京城的?无名小卒。
若缘心有所叹,忍不住问:「众所周知,姐姐是仁义之主。姐姐所做的?事,必定有她的?道理,如果她要杀人,你?会不会拦住她?」
观逸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若缘道:「人各有命,你?谁都想救,你?忙得过?来吗?」
观逸并?未回答。他停下脚步,又放开了若缘。他们站在高?楼的?露台上?,默默地眺望周围,只见楼阁耸立丶宫殿参差,四面?八方都没有一条出路。
观逸迷路了。
这一座府邸占地广阔,远远超过?观逸的?预计。
观逸生长于佛门之中,修心于红尘之外,从未听闻过?皇族的?泼天富贵。而他眼前?的?皇子府,正如崇山峻岭一般,绵延数十里,望不到尽头。
他进府之后,跟随一名轻功高?强的?侍卫,走了大概半刻钟,方才抵达议事厅。彼时,他尚未察觉路途遥远,只因他一心牵挂着若缘的?安危,怕她不幸遇难,那就是他耽搁了时机,错过?了一条性命。
他为了救人而来,也为了度化众生而来,这是他的?济世之道,也是他的?处世之道。
当他见到东无时,他想劝东无放下屠刀,以免恶业罪障伴随终身?。
他对东无念了《华严经?》里的?一首诗:「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东无漠然一笑。他一言不发,拔剑出鞘,剑光如雷电,直劈观逸的?脑门。他的?杀气极刚猛丶极狂荡,剑下亡魂必是成千上?万。
观逸的?师父宏悟抬手挡住了那一招,宏悟以一敌百,观逸趁机逃脱。宏悟的?武功之高?,世间再无一人可以匹敌,他来去无踪,东无也追不上?他。
没过?多久,观逸找到了若缘。
只要把若缘带出府,就能避免她的?杀身?之祸。
观逸双手合十,低声问道:「施主可知,出路在何方?」
若缘仰视着天空:「只要你?还在京城,你?就找不到一条出路。东无已经?盯上?你?了,他的?耳目遍布四方,你?带着我逃命,肯定逃不掉的?。」
观逸道:「施主不必再担忧了。施主可以逃离京城,游历全国各地,东无寻觅您的?踪迹,便?如同大海捞针。」
若缘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武功低微,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难道我这样的?弱者,生来就是任人宰割的?吗?」
观逸微微躬身?,向她传授了一套内功口诀。
他原本不愿教?她武功,只怕她急于求成丶走火入魔。练武也是练心,修法也是修身?,她的?内功欠缺已久,欲速则不达。
但他听她说话时,听出了她的?万念俱灰。她不敢逃离东无的?控制,他只好教?她背诵口诀,帮助她驱除心中的?怨恨与恐惧。
观逸告诉她,背诵口诀,只是修炼内功的?入门之路,具体成效如何,还要看她自身?的?造化。他粗略一算,如果她每日练武两个时辰以上?,三月可得小成,三年可得大成。
若缘牢牢地记住了他这一番话。
观逸还没来得及详细指点,远处忽然传来一道巨响,响声之大,胜过?了惊雷火炮,似有一股龙吟虎啸的?威势。
观逸极目远眺,只见三四百个侍卫包围了宏悟。
宏悟显然受伤了。他的?轻功比平日里慢了许多,铁禅杖的?杖顶被削开了一截,方才那一道巨响,正是禅杖的?爆裂之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