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还是太急了。”
“因为他其实要这样做的话,先统一冀州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然就像现在一般,给了冀州士族豪强们机会。”
“四面绞杀之势,幽州锁其北、兖州封其南,青州断漕运,司隶出精骑,王师四出。”
“他便是上天无门,下地无路。”
荀瑾瑜的话让苏婉清眉毛一挑。
“你的意思是让本王同意邀请,跟他们出兵了?”
“自然。”
荀瑾瑜语气平淡。
“先,你现在…经过自己“展”后,所剩下的优势只剩下了两点。”
“一是忠心于你的军兵。”
“二是政治上的正统性。”
“而出于第二点,你就不得不出兵。”
说着,荀瑾瑜从怀里掏出一柄折扇,轻轻摇动,眼中闪烁着精芒。
“明公是反贼,而你作为朝廷中央是肯定不能对冀州布的檄文视而不见的。”
“不然就会失去政治上的优势。”
“而一旦失去政治上的优势,便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在你手中的中央朝廷之权威便会名存实亡。”
“权威崩塌,那么摄于大夏威信而怀有异心的野心家也必然不再隐忍,天下纷争就显。”
说到这,荀瑾瑜再度一顿,随即更是直接起身,身上带起一阵未散的熏香,合扇抵住左手,直视着苏婉清,用着肃然的语气续言道:
“这点对你极为不利。”
“因为你真正的实控地区,其实只有司隶一州,其余州郡,皆只是凭借着皇权,也即是大夏的威信号令。”
“大夏的威信崩塌,天下纷争。”
“那么在你现在并州已失、冀州崩溃的情况下,也同样会和明公一样,四面皆敌,很难起势。”
“甚至——“
“他们还可以用“权贼”之名污蔑你,从而让你陷入被动。”
说白了,荀瑾瑜所说的,也是重点提醒苏婉清的。
其实就是权力博弈的终极公式。
这点身为皇家出身,经历过数次模拟的苏婉清也很懂。
一个势力,最重要的是什么?
军事实力?正确。
正统性?也正确。
因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就像军事乃利刃,正统性为利刃之柄。
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光有正统性,不足以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