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意晚忙着帮忙处理琐事,压根没注意这些。她如今在村里声望很高,熟悉不熟悉的都称呼一声林老板。这些年李家的事儿其实她真没多管过,都是李成林在做。
他会跟她商量,比如给父母盖房。他家房子翻新的时候他跟她提过,她毫不犹豫的就点了头。又不缺这点儿钱,让他高兴不好嘛。
这些年他跟她父母距离近,对她父母比对待亲生爹娘都熨帖。进门洗手做饭,开口就喊爸妈。给他们定旅行社出国玩,给她父母花钱从来没说过。
他能在她父母面前那么熨帖,她就能答应他所有想为他父母做的事儿。至于这房子以后的归属,他做主,他想咋地就咋地。
刚得到消息,这回的项目她们公司中标了。接下来那一大片的拆迁都是她来弄,其中包括了她最初买的那个小院子。
她都想好了,将一整个单元的一层打通,大概有个小四百平。那地段好楼房冬天住方便,这么大的房子住起来肯定舒服。
至于她们说的,她跟婆婆关系不好。人都死了还提那干啥,再说她自从穿来也没受什么气,每次该怼从来不憋着。如今老太都死了,她要是因为这些事儿跟老公闹别扭,那不是傻嘛。
晚上李成林才回来,听说老爹跟工人争吵起来了。他开口问跟他传话的表弟。“那最后咋弄的?”
“我表嫂给的。说全都你们出,让姑父不要再管。”
李成林松了口气,几天没笑模样的脸,嘴角轻轻上翘。他对母亲感情很复杂,随着他事业顺利发展。他选择放过自己,过往再不去回想。缺失的那些,他会补偿给自己的孩子。
如今人到中年,见的多了听的多了,他也知道他所做的一切能这么顺利,离不开他老婆的通情达理,温柔大气。夫妻俩不论在哪儿名声都特别好,于公于私都是有利的。
最后一晚了,按照规矩需要孝子守灵。他安排老婆回家去睡。“我们姊妹五个呢,我们在这儿守着就行。”
“不用了。最后一晚我也在这儿吧。”
丧棚底下生了一个挺大的铁炉子,烧的是当地的无烟炭。火炉非常热乎,但需要来回的转悠着烤火,不然后背还是凉。李成林把军大衣给老婆披着,让她坐火炉子旁边。他自己坐外侧,给她挡着风。
孩子们都在家里睡觉,守灵的都是重孝。最后的时刻了,不管是真心的还是做给外人看的,反正五对夫妻全都在。
翌日吃了早饭后起灵,吹吹打打的让死者入土为安。姊妹五个哭的最凶的是老四,不枉费他娘一辈子偏心他。
至于李成林,他得到了好名声。十里八乡多少人跟着他干,哪个提起他们夫妻不竖大拇指。名声这东西,对于普通人也许没大用,但对于他们这种人,关键时刻是能发挥重大作用的。
从坟地返回,剩余的事情就是分东西,这是所得。还有就是分账,这是分摊花费。可他说过,丧事上进的东西他不要,他花的钱也不需要兄弟分摊。
帮忙的人多,丧棚已经拆掉,院里那些锅灶一切都归还原主。他以为家里应该没多少人了,结果回去后一大帮人在等他。
什么情况这是?再有几天就是新年了,一个个不回家忙活,一个个一言难尽的模样,到底要找他说什么?
第78章第七十八章你应该记得吧,我是哪个垃……
“大家找我有事儿?”
昨晚上他已经安排过谢过帮忙的,如今事情都完事了却依旧没走,那眼神充满了恳求,指定是有啥事儿等他。
“林子,都是一个村的,我也不跟你客气了。我们找你的确是有事儿想请你帮忙。”
“大哥,不用客气。有什么话直说,我能帮我一定帮。”
其中一个男人叹气:“是这样的。咱们大队原先的作坊,后来黄支书不是给扩大生产嘛。还开设了酒坊,合在一起是个啥厂子。”
李成林点头,这些情况他都知道。如今肯定是出事儿了。他当时就说过,让老黄悠着点儿,步子太大容易扯着淡。可显然老黄是不会听他的,这些年他没多关注,但妹夫却是一直很注意的,毕竟妹夫原先可是作坊里的技术工。
偷工减料、冗员、挤兑技术人员、老黄一味的只知道降低成本,这些年虽然因为低价打出了一条路,可最后也会因为这个出问题的。果然不出他所料,接下人有人跟他说具体情况。
“老黄这几年做的成绩表面是不错,挣钱了。村里加工厂加工免费,也给了一点儿好处。可是如今,咱们厂子的酒喝坏了人。厂子如今被查封,我们听说烂账一堆。人家嫌他的质量差,都只付了头款,尾款要不到。如今早就是个空架子。”
另一个开口:“如今空架子也没了。公社领导说将厂子卖掉,以后由私人接手。可、厂子里欠着我们半年工资没发,以后私人肯定不认的。”
李成林早有预料,光是厂子里冗员问题,就能将一个企业拖垮。更何况老黄以次充好,这根本就不是长久之计。
“大家想让我帮忙做什么?”
“支书,你能不能把厂子给盘下来?以后我们跟着你干。”
意晚在一旁,刚刚洗漱完神清气爽的坐着喝茶。她就猜到这些人可能会有这想法。厂子俩月前就出事了,原本是等李成林回来过年。如今,一直等着他处理完母亲的身后事,这才组织人过来一起找他。
为了激发他对家乡的感情,支书这个许多年前的称呼都出来了。厂子里没多少底子,面临着如今这日益飞速的发展,早已不能适应。也不知道能不能吸引到私营。
就算能吸引来,那人家也不一定能全给他们结算。而且,这厂子俩月了没动静,万一没人来,这厂子就是个死。万一以后卖给旁人做其他,那他们周边这么多大队,这么多农民,种的豆子高粱卖给谁去。
如今经济流通不够,许多农民种出农作物却不会深加工。有这么个厂子能消耗总归好一些。若是厂子完了,那以后又少一条路。
这回李家办丧事老黄没来,李成林还以为是因为两人不对付所以老黄故意没来。他一贯看不上老黄,当然也就没问。没想到是去接受调查。
他没问出事故死了几个,能把责任人送去调查,这事儿不算小。老黄啊老黄,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做事太过不择手段,如今这结局是他该得的。可乡亲们怎么办,本来就生活不容易,厂子这条路再没了,以后会更难。
老三媳妇此时上前一步:“二哥、之前就想跟你说的,可家里事多就没顾上。大家都不容易,我跟老三这些年种大豆高粱,多亏了这厂子能就近消化。要是以后厂子没了,又不知道其他路能不能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