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和朱载坖这种喜欢干事的领导相处起来,比起和嘉靖皇帝那种不干事,但要结果的领导。
似乎更难伺候一些。
毕竟嘉靖皇帝要结果的时候,也不是直接把人按在身前就要的,他会先出一个谜,或是先点一个点,然后才会去要求结果。
可是朱载坖却总喜欢把人叫在跟前,用商议的口气,将事情划出来,然后就开始要方法或解决。
这对徐阶等人而言,确实有些熬心了。
迟疑了一会儿后,见其他内阁成员不说话时,朱载坖又不点名的时候,作为内阁首辅的徐阶也只能硬着头皮先说好了。
而且在他要说话之前,他又忍不住在心里羡慕起了他的前任首辅严嵩。
严嵩在内阁的时候,即便是被嘉靖皇帝召进精舍奏对问话,也没有如此被动过,他的好儿子有时候就会帮他先说。
如果说的不让嘉靖皇帝满意了,他就会把话接过来,重新组织思路去揣摩嘉靖皇帝的心意。如此一来,他不仅很少在嘉靖皇帝面前失态,也总能说出一些让嘉靖皇帝满意的答复出来。
而且就算是严世蕃没跟在严嵩身边,充当严嵩的试错话筒,但是严嵩往那一坐就搭蒙着眼,好似要睡着了一样。
嘉靖皇帝都不怪罪人家这样的时候,徐阶和其他内阁成员们,在遇到嘉靖皇帝提出的问题之时,他们也不能让场面冷落下去,只能先回应着。
说得符合圣意之时,严嵩就会突然回神过来,顺着说了一句“臣和他们也是这样商议的”,就把功劳给拿走了。
说得不符合圣意之时,严嵩人家就一直装睡,一直装到自己心里也揣摩好了圣意之后,才会发言。
可是现在自己这个首辅呢?
虽然在内阁里面,他也能管着李春芳,袁炜,严讷等人的差遣和工作。
但是到了朱载坖跟前的时候,这些家伙们就开始装死了。
好像他们多懂事一样,从来都不抢领导先发言的风头。而且更让徐阶遭不住的也是朱载坖只要一点名问话,几乎次次都会让他先说。
所以很多时候,徐阶真的是宝宝心里苦,但宝宝说不出呀!
徐阶道:“禀王爷,臣刚刚思索了一番,觉得如果要在南京设置一个内阁大学士兼任南直隶总督的差遣,应当先确定好此差遣的制衡之道。”
“否则南京距离京师千里之外,又有这么一位位高权重,势压南京百官的强势之官,臣恐万一此人在南京生出了骄纵之心。”
“或遭逢大变,使京师不能及时与南京相互沟通之时,此任官又趁机以权控制地方对抗朝廷,那么难免又会酿成大祸。”
徐阶很谨慎,没有先说设置此任官的好处和优点,而是从危机方面去谈。好似他的担忧也是有长远之见的。
朱载坖听完了徐阶的话后,又看着李春芳和袁炜,严讷等人。“三位先生对徐阁老之言怎么看?”
李春芳和袁炜,严讷等人立刻回道:“臣等以为徐阁老之言甚有真知灼见。”
接着作为次辅的李春芳也补充道:“倘若不能如徐阁老所言那般,先将制衡之道思虑周全,万一出了问题,朝廷不仅要失去江南这处富庶重地,甚至连半壁江山,都要陷入危急之中。”
袁炜和严讷也跟着点头。
朱载坖听到李春芳的补充发言后,也面色深沉的点点头。
这个结果朱载坖也不是没想过,但是南京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
如果担心南京出现一位可能会仗着权力和影响力,割据地方对抗中央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