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招工,工钱比以往多了十文。
中秋的热闹还未散去,不少人还流连在落风镇,这招工信息一贴,消息很快传开去。
工钱多了,显然活计必然不轻松。
但这年头挣点钱也不容易,且世子妃贴的告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大伙对她很信任,总不能拉着人去挖矿。
再说招工信息上说了,男女不限,年龄不限,总不能把女人和老小拉去干苦役。
城墙上才贴出告示,留园的管事桌子还扛在肩头,还来不及支,就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住。
中秋过后,忙得陀螺转的众人终于得以歇上一歇。
张婆子带着张丹来留园找众人聊天。
如意吉祥和于秀问张丹现在可是能出师了?
张丹笑着摇头,“师父说我还要多学学。”
张丹是张婆子的孙女,家里只剩婆孙两人了。张婆子娘家几代都是给人接生的,本来想把这手艺教给孙女,但张丹学不进去,后来主院缺人,管月娆便留她帮着带端阳和重午。
后来窦娘子看镇上的医馆人手不足,见她对医术有兴趣,又把她接了去。
窦娘子原来只会看一些妇人孩子病,但得吴大夫指点,医术上精进不少。医馆生意很好,只她和吴大夫祖孙就有些忙不过来了。
而张婆子也很忙,挣得也不少。
镇上正经给人接生的婆子,就张婆子一个。她几乎天天在外头,不是被这个村里请就是那个村里请。
后来管月娆整合下面的村了,把人迁到镇上后,这才不用到处跑了。
这两年多很是攒了一笔钱。
“张丹今年十五了,再过两年就要出门子,我便想着给她多攒点嫁妆。”
张婆子来向管月娆讨主意。
她如今手里有一笔钱,不算多,但比之落风镇普通百姓,也不算少。
“您看是给她买一处宅子,还是买几亩地好?”
众人听了纷纷给祖孙俩出主意。
如意见着中秋的热闹,便鼓动张婆子买铺子。
“现在小姐手里的铺子特别好卖,连西街南街那边的铺子都多的是人抢。”再不下手就晚了。
张婆子犹豫,“可我也没那个精力开铺啊。”也不知该做点什么生意。
感觉自己和孙女也不是做生意的料。
本来窦娘子还建议她专门开一间铺子,除了给人接生之外,平时还能卖些母婴一类用品。
但张婆子天天往外跑,也没时间守铺子,张丹也不是个胆大健谈的。还得另找人看铺子。
祖孙二人都没那精力,张婆子就一直还挂在医馆。
镇上的百姓要找她,就往医馆跑。
这会如意等人建议她买铺子,不管是开还是租,她都不是很中意。
管月娆笑盈盈地听她们聊天,不时看张丹两眼。之前张丹留在主院,帮着照顾端阳重午,很是尽心,管月娆也挺喜欢她的。
很是善良本份的一个姑娘。当时还是她鼓励张丹跟窦娘子学医的。
镇上多一个女医,对妇人孩子来说,有很大好处。
“我这倒还真有一个生意,你们都可以做,还不必费太多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