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大宋文豪 > 第244章 文脉之争(第1页)

第244章 文脉之争(第1页)

这三天,陆北顾、程颢、程颐三人备考极为用心,而宋堂是亦倾力相助。

他不仅提供了历年省试真题,更以其丰富经验,针对三人错漏处进行纠正。

而程颢、程颐本就根基深厚,这三日针对性地提升墨义,弥补。。。

比试那日,天未亮,国子监外已是一片肃穆。

八人整齐列队,身着新制的青布儒衫,腰间系带紧束,显出几分少年意气。陆北顾站在最前,神情沉稳,手中握着一卷《春秋》注疏,虽已能倒背如流,仍不自觉地翻动书页,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

“今日比试,非为胜负,乃为磨砺。”程颢负手而立,声音不高,却如晨钟般清晰,“你们所学,已尽在我所能所知。接下来,便是你们自己的战场。”

程颐站在一旁,冷眼旁观,嘴角微扬,似有不屑。他昨日已言:“太学体虽奇崛,然终究是末道。若无真才实学,纵使辞采飞扬,亦不过浮华之辞。”

闵欣轻声道:“陆兄,你那篇《论天变以明人事》我已读过,立意甚高,只是用典稍密,若能在策论中稍加调和,便无懈可击。”

陆北顾点头:“多谢提醒,我已修改。”

程颢挥袖,道:“时辰已至,出发。”

一行人穿过国子监的长廊,步入太学比试之所。太学堂前,早已有数十名太学生列队等候,皆是太学中精锐,其中几人神情倨傲,目光如刀,显然早已听闻国子监此次来意,心中不服。

太学祭酒高坐堂上,见众人到来,微微颔首,道:“诸位远道而来,今日比试,依例分为三场:第一场贴经墨义,第二场诗赋,第三场策论。每场由太学与国子监各出一人监场,以示公正。”

话音未落,太学中一人站起,朗声道:“我等愿以太学体作文,与国子监诸君一较高下!”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程颢神色不变,淡淡道:“既如此,便依诸君所愿。”

比试开始。

第一场贴经墨义,考题皆为礼部近年真题,题面艰深,牵涉礼制、典章、经义,非精研礼记、春秋者难以应对。陆北顾执笔如风,字字精准,引经据典,无一错漏。闵欣亦是沉稳应对,笔走龙蛇,答卷如行云流水。

反观太学诸人,虽有几人答得流畅,但细节之处多有疏漏,或引注不全,或解义偏差。

监场太学博士翻阅答卷,眉头微皱,低声与同僚议论:“国子监这几人,竟有如此功底?”

第二场诗赋,题目为《咏雪》。陆北顾提笔而作,诗中写道: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此诗虽为仿古之作,却气势磅礴,辞采飞扬,引得监场众人侧目。

太学中一人不服,提笔作诗反击:

“雪落无声夜更寒,孤灯照影梦难安。

欲将旧卷重翻起,却恐风高月影残。”

诗风清冷,意境幽深,然气势不足,未能压倒陆北顾之作。

第三场策论,题目为《论今世文风之弊与救弊之策》。

陆北顾沉思片刻,提笔疾书:

“今世文风,多尚奇崛,辞藻险怪,务求惊人之语,然失其本心。石徂徕以‘险怪奇崛’为器,实为矫西昆之卑弱,非为文之本也。今人不察其本,徒效其形,遂使文风流于怪诞,失其载道之功。欲救其弊,当返本溯源,重拾‘温柔敦厚’之旨,以正其本,以修其辞。”

全文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层层剖析,既肯定太学体之功,亦指出其流弊,立论中正,言辞恳切,令人折服。

太学诸人中,有人试图反驳,然论理不深,辞气不畅,终难撼动陆北顾之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