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马上要出发,正在安营扎寨的很多武官都懵逼了,也只能急忙穿上简单的软甲直接出发了。
一大群人,朝着猎区移动。
队伍最前面,霍海双脚踩着双脚蹬,稳当的很,所以腾出手来做坏事。
卫长公主拍打霍海的手:“干嘛呀”
“你往猎区跑,不怕遇到老虎?”
霍海看了看前方的森林,想笑。
老虎?
霍海看过短视频,有人说老虎如何如何厉害时,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非要贬低人类,还非要用古书中记载的虎患做例子,来证明古代人怕老虎。
其中就说到了汉书记载了三次虎患。
乍一听好像是那么回事,汉代的人都怕老虎,你们还吹原始人也能随便猎杀老虎?
事实上别说老虎,就算是霸王龙遇到三万年前的智人,那也是移动肉库。
整个汉书后汉书记载了大汉四百年历史,一共记载了三次虎患。
那个短视频专门有研究历史的骂过UP主胡说八道。
原因也简单,第一,两次西域虎患,一次九江虎患。大汉核心腹地根本没发生过虎患,九江当时是人口稀少的地区,而西域两次遇到虎患,都是军队,而不是百姓。
也就是说,普通百姓很难遇到老虎。
第二,三次虎患,仔细研究一下,全特么是行为艺术。
九江虎患的核心,不是百姓遇到猛虎,而是地方官员仁政退虎,说白了就是吹嘘自己的政绩,然后被记录了下来。
这仁政退虎仔细一看,还是个瞎猫碰到死耗子。
而两次军队遇到老虎的虎患,那更是行为艺术到了极点。
起因完全是因为《史记》记载了李广射虎石的典故。
司马迁作为李广外孙女的老公,吹一下老婆的外公怎么了?
有这个行为艺术在前,另外两个将军去模仿,那还不是必然的?
虽然是东施效颦没有出名,但毕竟是可复制性行为艺术,改巴改巴又能用,所以才有了所谓的三次虎患。
除了这些虎患,还记载有那么一两次用来黑别人的。比如记载前任地方长官派人去抓老虎却所害甚重一类的记载。真要是真的话,为什么不当时记载,而是后面补充记载?到底是时隔多久补充的、为了什么而补充的,都不好说。
汉代人怕老虎?你去问问帮刘彻抓老虎放进虎园那些人怕不怕老虎。
怕老虎太少了,抓不到老虎,得不到赏钱。
甚至他们抓捕老虎的方法,在不少诸侯的墓雕砖的浮雕上,都有记录。
是,普通没训练过没武器的百姓是打不过老虎,但是百姓挖田,就是对老虎最致命的打击,绝大部分百姓生活的良田区,根本不具备养活老虎的生存资源,所以根本不会有老虎。
而有老虎的地方,就是可以狩猎养活自己的地方,多的是职业猎户。
所以,老虎在自己的生态位是永远被智人压制的。
甚至在秦朝时,专门出台了保护动物的法律,禁止百姓为了吃肉过度捕杀野生动物。
怎么会得出古人怕老虎的结论呢?
这么说的人,无非是为了卖自己的故事,哗众取宠,夸大事实罢了。
而,长安地形特殊,被河流隔断。
秦岭这边是没有虎的,翻过秦岭才能见到分部在蜀地的霸王猇,霸王猇不会过秦岭北上。
而北面虽然有老虎,但是老虎得在冰封河道的冬季才能南下。
此时七月底,什么老虎不老虎的,哪儿来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