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憬笑着点头:“这是洛阳水席的头道菜。听闻王行满称帝大宴群臣时,点名要用牡丹燕菜。”
旁边配一道牡丹饼,顾宁熙也尝了尝。她与昭王殿下自幼相识,等开了话匣,其实不拘聊什么都可以。世家逸闻,朝中趣事,军中见解,地方风光,无所不包,也不必担心对方接不上。
又是一盏酒填满,说到汜水关一战,昭王殿下以三千五百铁骑大破赵建安十万大军,传到现在已经神乎其神。难得正主就坐在面前,顾宁熙忍不住求证。
车驾过东华门时,顾宁熙略略掀起了马车侧帘。
文武百官俱在此下马落轿,尤其今夜宫廷设宴,侍卫盘查愈加严苛。
女眷多从西华门过,二品以上诰命夫人可在此改乘一顶小轿,视作殊荣。
顾宁熙很快收回目光,帝王御驾自奉天门入宫城,一路畅行无阻。
车内小案上备了三五盏糕点,顾宁熙取了一块芙蓉糕,盘算着晚间开宴的时辰。
“陛下。”
宫中的姚尚仪奉旨候在廊下,引顾三姑娘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天气日渐和暖,二月二十五为礼部测算的上吉日,更是个难得的晴好天。
晨光熹微,朝暾初露,宁远伯府早早便开始忙碌。
“三姑娘呢?”
瑶华院外,秦氏穿戴齐整,丫鬟仆从浩浩荡荡随在夫人身后,顾府当家主母的气派不言而喻。
“回夫人,天色尚早,三姑娘还睡着。”
秦氏神色微顿,家中姑娘入宫册封乃是伯爵府头等要事。她虽出身世家,但初次操持嫁女事宜,又是天家威仪不可冒犯,忐忑许久,几乎是一夜未眠。
老爷这段时日到松雅院很是频繁,昨夜也宿在她的房中,同她秉烛夜谈许久。
“姑娘既安睡,那便晚一刻再叫她起身。”
转念想来,秦氏心中有些宽慰。如此沉稳从顾,入宫必定能有一番天地。
天光大亮,原本宽敞华丽的瑶华院外聚满了人。
正房内,宫中两位积年的梳发嬷嬷亲自来为宸妃娘娘上妆。
秦氏安坐于一旁,瑶华院内仆从往来进出,安静有序。
顾宁熙一重重穿戴礼裙,红衫霞帔,刺绣耗费绣娘三月之功,仿佛汇聚天边灿烂霞光,华美至极。
宸妃翟冠饰九翟,满镶珠玉,珍珠颗颗圆润饱满,蕴著华光。冠顶插金翟一对,口衔流苏,金丝做的羽毛微微颤动。
顾家几位姊妹也是自幼长于金玉堆中,但见如此华贵珠翠冠,仍是大开眼界。那上头镶嵌的红宝,随意取下两块,便能制出一套华丽头面。
两位嬷嬷巧手,梳妆毕也不由感慨,宁远伯府兴许这一代祖上冒了青烟,教养出这样一位姑娘,日后荣华当真不可限量。
九翟冠足有二三十斤重,等到吉时乘礼车前方才佩戴。
一切收整妥当,宫中女官先行退下,体贴地留出时间交予宁远伯夫人同女儿叙话。
秦氏让心腹王嬷嬷守在外头,内室中不留一人。
她悉心叮嘱,此番宫中情形已再三确认清楚,陛下只纳了一位宸妃,除此外再无旁人。
“太后娘娘现居于颐安行宫,总得小住上几月。”
无需向太后请安,宫廷的日子总能轻松些。
宸妃位分尊荣,再往上唯有皇后之位。虽说太后娘娘一力偏心自家人,但……
秦氏压低了声音:“倘若你能得陛下宠爱,又抓紧时机诞下皇子,这后宫之主的位置,也是可以想一想的。”
宸妃与宁远伯府,算得上是一荣俱荣,互为依靠。
三姑娘随行的小箱笼中,秦氏还准备了两本秘戏图,压在最底下。
她能想到的,已经尽数为顾宁熙准备妥当。
“多谢母亲。”
顾宁熙平静一笑,无论如何,帝王赐了她宁远伯府三小姐的身份,她与伯府便靠在了一处。
“夫人,”王嬷嬷在外叩门,“吉时将至。”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