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过去,少女情事也慢慢随云散去。
顾宁婉在书房中等着妹妹和小姑,四面通顶的黄花梨书架,整整齐齐摆满了书册。
顾宁熙上下望了许久,阿姊出嫁时,将家中的藏书如数带来。虽说运送不便,但侯府全盘满足了阿姊的心愿,没有多说一字。
顾宁熙瞧着满屋典籍汗牛充栋,比阿姊在家中的藏书还添了近一倍。
顾宁婉不便多言,秦滢就替自家兄长解释:“都是我哥哥添置的。他不知道嫂嫂喜欢什么样的书,就都备了些。”
“还有从前,我记得有一册书,我哥哥跑了整个京都才找到呢。”
那三卷《河东先生集》,正正就摆在顾宁婉案头。
顾宁熙有了印象,也笑着看向自家长姊。
顾宁婉故作镇定,给她们二人添茶。
齐国公府人口简单,秦夫人是温和端庄的性子,顾宁婉与年岁相仿的小姑相处得不错。
秦滢的性子已活泼了不少,嫂嫂学识渊博,是哥哥心爱的人,她当然敬着她。
更何况嫂嫂还是顾大人嫡亲的长姐啊,怎能让她不爱屋及乌。
从前顾大人对自己的照拂,秦滢一直都铭记于心。
从前在军中时,她在赶路的车驾上睡去是常事,已经练出了本事。
今日见过兄长,知道家中一切安好,让她心底轻松不少。马车靠枕柔软舒适,行进平稳,竟真就让她在陆憬身边浅浅睡去。
身侧人的气息渐渐平稳,陆憬瞧了会儿睡熟的人,取了条薄毯替她盖上。
靠的近了,他发觉顾宁熙好似比初进宫时还要瘦些,下巴尖尖的。
她睡着的模样,有几分惹人爱怜。
方才用晚膳之时,他是难得见她胃口这般好。
车驾不多时入宫,停到朝宸宫门外。陆憬抱了人下车驾,顾宁熙未动。
其实甫一停车她便醒了,只由得陆憬抱她。
沐浴完,床幔之中,她懒洋洋勾了陆憬的脖颈,做些消食之事。
反正是避不开的,倒不如主动些。
锦屏阁中围炉煮茶,姚皇后与帝王赏着雪后的景致。
她笑道:“仁智宫与臣妾初见时大不相同了,工部费了不少心思。”
尤其是这处花苑,春夏秋冬配合着时令变换,景致各有千秋。
明德帝对工部办的这桩差事也很是满意,已经嘉奖了经手的官员。
他回忆起赏赐的名录:“说起来负责花苑的那个孩子,还与你有些渊源。”
“哦,是何人?”
明德帝没有卖关子:“就是顾家那位二郎君。”
姚皇后笑了笑,当然记得孟夫人与顾宁熙:“这孩子年少有为,是个可造之材。”
听陛下与皇后娘娘的意思,李暨适时道:“听闻此番顾大人就在随驾的队伍中。”
他一向广结善缘,乐意给宣平侯府的郎君博一个面圣的机会。果然明德帝闻言便道:“正好,传他过来见一见吧。”
“是。”
此举正合姚皇后心意,见上一面的目的既已顺水推舟达成,她便不再多言。
哪知帝王一道口谕传过去,来的却是两人。
“父皇、母后。”晨光映入瑞和殿中,正门外侍从们行礼如仪。
午前当值的是瑞和殿另一位何副总管,他躬身道:“太上皇请。”
李暨扶了太上皇入殿,估摸着祈安此刻大约还睡着,明德帝示意无需太多侍从跟随。
他从仁智宫中回京,本是想来与祈安商议对诚钰的处置。哪知一进宫门,便听到祈安抱病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