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司农也并非十足的恶人,他入仕以来兢兢业业,办出不少实事。奈何他总是欠些时运,尚书大人与侍郎大人正当年,他在五品郎中一位上蹉跎已久。这些年他守着这个位置,从最初的平和,到郁郁不得志,再到担心被后起之秀取代,当中煎熬旁人亦能体会几分。
宦海沉浮,总容易磨了人的心智,剑走偏锋。
顾宁熙无意评判他人抉择,能守住的唯有自己的本心而已。
她熟悉了几日公文,目下手中最要紧的是仁智宫的修建。
陛下有意在西郊扩建一座避暑的夏宫,此事交由李侍郎亲自督办。顾宁熙已升至五品,李侍郎成了她的上官,二人尚需一段时日磨合。
跟在李侍郎身边做事,顾宁熙也获益良多。
今日午后顾宁熙要随李侍郎入宫面圣,回禀仁智宫相关事宜。
李侍郎逐字检查过顾宁熙的公文,微微颔首。
他只删改了一句,工部的这几位新人中,顾郎中算是他比较满意的后辈。
他世家出身,面圣的规矩也清楚,李侍郎略略提点过两句,便放心带了人入宫。
六部的值房就在皇城边,去往太极宫的路上,顾宁熙和李侍郎半道遇见了昭王殿下。
她随李侍郎一同见礼:“拜见殿下。”
昭王殿下今日着一件暮紫色的锦袍,袖口处以金丝银线绣作的暗云纹尽显天家尊贵,亦颇让人觉得疏离。
顾宁熙抿唇,那日他们在蓬莱池畔的谈话着实不算愉快,甚至可以说是不欢而散。骤然再见面,难免生出些尴尬。
昭王殿下倒不曾多理会她,略一颔首便抬步离开。赏花宴原定于未时散,陆憬便也在梅园中留到了未时。
直到送了元乐出宫,陆憬方回自己的瑞和殿。
他知道元乐样样出挑,棋艺、丹青无一不精,但也不能如此会招惹桃花吧?
昭王殿下的困惑孙敬略略能解,顾大人翩翩如玉少年郎,貌比潘安,又博学强识,待人温和有礼,很难不是世家贵女们的春闺梦里人。
孙敬大约猜到殿下为何不悦:“因是殿下才回京的缘故,贵女们对殿下的性情还不了解,所以不敢亲近。”
依孙敬看来,他家殿下天潢贵胄,龙章凤姿,文韬武略皆是万里挑一。其实殿下只要稍稍拿出待顾大人的三分耐心对其他姑娘,便足够让她们受宠若惊了。
陆憬:“……”
他不愿多言。
待昭王殿下走远,李侍郎也道:“走吧。”
顾宁熙点头,很快将心思转回政事。月色皎洁,凤仪宫中烛火明亮。明德帝今夜留宿凤仪宫,见发妻在书案前阅看宫务,道:“你近日身子不适,这些琐事交给德妃便好,何必亲自动手。”
姚皇后笑了笑:“德妃妹妹办事周全妥当,臣妾只是看看后日赏花宴的宾客名录罢了。”
腊月时节,梅花吐艳,暗香浮动。适逢新雪,正是踏雪寻梅的好时候。宫中在梅园中设宴,邀了世家中的年轻一辈入宫赏花。
明德帝握了妻子的手,有些凉:“太医院新换了药方,你可感觉好些?”
“臣妾没什么大碍,单是这几日睡不安稳罢了,陛下何必小题大作。几副安神药汤喝下去,总归好些。”
姚皇后敛眸,说到底这也是她自己的心病。
从入冬以来,她愈发会做一些古怪的梦。
梦境牵涉朝政,姚皇后不曾对任何人提起,包括自己的枕边人。
单是无稽之谈罢了,若是流传出去,不知道会引起多少风波。
帝后二人一同看赴宴的世家贵女名录,名义上是赏花,但明德帝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看近几月祈安好似走出了上一段感情,想开了许多。趁此时机,明德帝想在年前为祈安相看一位合心意的昭王妃。
等祈安成了家,也能多分些心思在王府中,不必全心全意扑在政事上。
名录中方才新添了一个名字,乃姚皇后亲笔所书,帝王并未发现其中的不同。
宣平侯嫡女,顾宁婉。
“见过殿下。”
陆憬随意道:“你们怎么都不上阵,约好了?”
甄源笑道:“骑射乃军中本职,与京中子弟相争总显得有些不公。”
谢谦也道:“平日里在军营射柳,回到京都觉得没意思。况且这一轮备下的彩头是金如意,臣等不便夺人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