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 8090(第8页)

8090(第8页)

顾宁熙点头:“我起初只寻了武安侯帮忙,不知齐国公为何忽然到场。我阿姐被宁国公府算计,他看上去竟比我还生气。”

这实在耐人寻味,顾宁熙与陆憬相视,显然他们这位共同的好友藏了些秘密。

这一件事暂按下不表,陆憬将怀中人抱得更舒服些:“接下来你准备如何做?”

“宁国公府那三人已经被关押在大理寺中。主审此案的是孙少卿,他是陛下登基后亲自提拔的,我想用不着我再操心。”

顾宁熙相信陆憬的识人之明:“不过宁国公府做这等见不得光的事,为撇清干系当然不会用府上人。我看就算能查到实据,国公府也会想法子让人顶罪。”

所以顾宁熙另辟蹊径,百年世家大族最要紧的是名声。

“我已经让人散布了消息,宁国公府不愿履行婚约,又不想担上背信弃义的名声。所以在重阳踏秋时指使恶仆将顾家大姑娘推入水中,妄图置她于死地。”

这桩传闻太过耸人听闻,飞速传遍京都的同时,也衬得顾宁熙紧接着让人传的第二条消息更加可信。

“宁国公府命仆从将顾家大姑娘推入水中,趁机让林六郎相救,借救命之恩截下这门婚事。”

一时间,宁国公府被推至风口浪尖。

毕竟京都世家都是人精,林家对嫡子联姻的精打细算更是早已摆在了明面上。先前算计南安侯府的丰厚妆奁,后又拖延与宣平侯府的婚事,生怕吃了半点亏。

而今宁国公府一招换亲,谁人不说一句好算盘!堂堂宣平侯府嫡长女,才貌双全,如何能嫁给林家六郎一个袭爵无望、不学无术的纨绔?

哪怕宁国公府极力否认这等传闻,哪怕三日后大理寺通报了案情,是何管事一人为之。是何管事想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世子爷的侍妾,怕未来主母容不下女儿,故而铤而走险。

但世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不过是给宁国公府留下最后一点颜面罢了。

案子“水落石出”的第二日,宣平侯府便上门退还了定礼,主动弃了这门亲事。

曾几何时,两府的联姻还在京都传为一段佳话。

如今闹得满城风雨,若宣平侯府不计前嫌还要执意嫁女,未免太自降身价,简直颜面扫地。

经此一事,年过二十六的宁国公世子林棋又成了独身一人。

对未过门的新妇都如此算计,但凡有些心气的体面人家,谁还愿意把女儿嫁入宁国公府?

一个不小心,兴许女儿又要被这位世子爷算计给自己的哪个庶弟了呢?

往后好长一段日子,宁国公府中人都闭门不出。但凡京中宴饮提及宁国公府与他们那位“大度让妻”的世子爷,谁人不当笑话看。

一片顺应声中,知晓内情的谢谦亦出列,同凑了一段热闹。

陆憬道:“此事容后再议。”

散朝后,文武臣工各归官署,三五同行。

朝会上陛下虽未颁布明旨,但立后纳妃之意已显。不少府上有适龄千金的世家,心思不免活络起来。

陛下登基前便不曾娶亲,后位虚悬。家族更进一步的机会摆在眼前,就算不能为后,若哪家府上出了四妃之一,亦是家中荣耀。

朝臣之中,落寞许久的宣平侯近来一改颓靡。入秋以来,朝事的忙碌有增无减。

削减王爵之事雷厉风飞推进,至十一月,大部分陆氏郡王都已接了朝廷旨意,去王号改称侯,一应供奉随减。

户部统算着银两,单就每年郡王俸银一项便可削出大宗节余,用作他途。

自然,不是所有陆氏郡王都能如此俯首帖耳。一呼百应的王爵坐久了,总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利州,义安郡王陆常联合永安郡王陆阔、江平郡王陆升谋反,欲与朝廷分庭抗礼。

帝王已遣雍州刺史、左骁卫大将军李暨领兵三万征讨。区区地方之患,根本不足以畏惧。

顾宁熙望御案后从容不迫的人,论用兵之道,大晋无人能出其右。

他对军权军心的全盘掌控,也造就了执掌天下、征战四方的游刃有余。

顾宁熙笑了笑,心底深处没来由冒出隐隐的羡慕。

她继续提笔草拟手中圣旨,帝王已与三省官员明堂议定,依照山川地势,划天下为关内、河南、河东、山南、陇右等十道。道一级不派官员常驻,只作中央监察之用。同时省并州县,由春入秋,耗时五月,韦范带人将全国裁并为三百零三州,一千二百二十一县。

各州县官员涉及大量调度,中书省、尚书省初步拟定名录,刺史以上官员帝王亲自过目。

此项事宜浩繁,尤其州刺史乃一方父母官,容不得无能贪渎之辈尸位素餐。

江山初定,朝中人才凋敝。仅在十月里,陆憬便连发三道诏令,命朝臣举荐人才,同时征召天下大乱时归隐的有学之士入朝。

此举网罗出不少英才,地方学堂纷纷恢复,等到明年春朝廷便要再兴科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