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瑶的改变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改头换面,把五官最突出的部分全部遮掩。虽然仍属于美女,但在声色犬马的江湖里,并不会引起什么麻烦。
反倒是俞子明即便带上了面具,脸遮掩了一大半依然格外的抢眼。
“见墨兄,你背稍微弯曲下,别挺这么直,你这样融不进去的。”
“你这面具上怎么还镶了宝石啊,扣掉扣掉。”
“衣服也得换了,钱财动人心啊。”
经过俞子明一番彻头彻尾的改造,秦见墨总算是没那么突兀了。只不过秦见墨全程都没有说话,看得出来他对于自己新的行头十分不习惯。
————
看到这儿不少观众都笑出了声音,并不是刻意笑点与反差,剧情、人设以及演员的表演都特别的生动自然。
不过曲向阳却有些担心剧情的展开,作为一个半专业人士曲向阳一直有在分析《砚山屠龙》里的各种艺术特征。
例如《砚山屠龙》的核心矛盾与冲突,现在很明显是武者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冲突。这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起码作为一部电影而言,比爱恨情仇更能让人耳目一新。
现在曲向阳最担心的反而是人物设定与冲突,剧情立意再怎么清新脱俗最后还是需要人物进行承担。
“俞子明”的形象已经基本树立成功,江湖豪门的传人,但却看不惯江湖的传统,因为产生疑惑所以才会想要去改变。
只要等后续的剧情冲突出现,“俞子明”的成长便能完成,同时人物弧光也得以完整。
曲向阳真正担心的是“秦见墨”的人物形象,到现在为止“秦见墨”的真实身份都没有揭露,一直给观众一种强烈又合理的疑惑感。
不出意外“秦见墨”最后的身份、目的一定会反转,一定会和“俞子明”之间形成剧烈的冲突,从而完成电影最终主题的升华。
自己能想到,其他观众想不到?别把观众当傻子看。
现在电影已经过去四分之一,观众的兴趣完全是靠宋时予的演技以及“秦见墨”出色的妆容在维持。
看样子陈广胜和编剧暂时还不准备揭开这一层谜底,要把这种好奇一直推向最高潮。
可观众的期待感也会不断增加,如果最后的剧情不能满足层层推进之后的期待,那就是直接烂尾!
甚至连曲向阳都忍不住开始猜测编剧想写一个什么故事。
其实“秦见墨”与武林之间有仇?还是“秦见墨”想掌控武者的力量?
不会吧,这样的结局如果放在正常叙事的电影里还能接受,放在《砚山屠龙》里不够格啊。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