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因此,附近的百姓们将此处叫为:望风岗。
说来也奇,望风岗位于两地之间,只一山坡之隔,便将水乡邪山分割开,一边是静谧美好的鱼米之乡,一边则是阴森险峻的生死地带。
彼时山坡上站了许多人。
十九名女子加上福源,一共二十人,被鬼军亲手葬下,就葬在这花草盛放的望风之地。
这个地方是扶光提议的,这里地势正好,既不会因为过低而被湘水淹没,也不会因为高处胜寒,野兽伏出。
他道:“她们本应生来自由,却因他人恶念蹉跎半生,既然肉身逃不脱这方苦海,那便还她们灵魂自由。”
最后一捧黄土落下,湿润的泥土夹杂着青草的清香一点点覆盖住那张年轻的脸,直到她苍白得脆弱的眉眼彻底消失在眼前。
孟姝将手中的花放在她坟头,她垂眸低喃。
我会记得你的,李烟。
看着眼前整整齐齐的二十个土堆,孟姝眸光一黯,有些沉默。
她许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上一次带领鬼军下葬时,还是百年前。
那时的她经常奔赴战场,哪怕没有战事也会守在军营里,而一旦开战,那便免不了生死。
鬼族与人族不一样,他们不时兴土葬,鬼族人一旦死去,运气好留有肉身的,就会由亲人将他们的骨灰顺着古着铃摇晃的方向抛洒向远方,可以是大江大河,也可以是湖海山川。
运气不好的,肉身湮灭,神魂散尽,留给亲人的便只有一句空念。但亲人也会为了祭念他们,在每年鬼历七月十五那日,亲自摇响古着铃,天真地希望他们还能回家看看。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不过就是一个寄托。
孟姝有些累了,她随便找了块草地坐下,扶光亦坐在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那天边斜阳。
太阳要落山了,日暮时分的云霞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彼时夕阳西下,那垂落的霞光如同一条彩绦,缥缈地飞向蜿蜒曲折的湘水,最后顺着水流东去,环绕过下流小镇,最终汇入妄枝山。
孟姝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裳,忽而笑了:“扶光你知道吗,这件衣服我此生穿了三次。”
第一次时,她印象不深,因为那时的她刚刚出生,不过是个只会嚎啕大哭的婴孩,却也被换上了不合身的丧服。
那日,是她的生辰,也是她失去娘亲的一日。
“我从来没见过我娘,我只知道她叫黎华,是神族仙子,说起来也巧,我娘也与菩提仙山有些渊源,她是菩提仙尊座下的关门弟子,想来在你们神界辈分应很高。”
孟姝说这话时分明是笑着的,可扶光却看出了她眼底的苦涩与悲伤。
游音怀带着鬼军就在他们身后不远处,自两人坐下后,鬼军们就很有眼色地转过身,游音怀则让他们原地休整,自己也找了个边上坐下。
四周顿时间很安静,耳边只有穿山而过的风声。
扶光点了点头:“黎华仙子是神族人尽皆知的天才,年纪轻轻便拜入菩提仙尊门下,在神界极有威望。”
越是这般风华绝代的人物,一想到最后的结局是因难产而死,便更加令人唏嘘。
除了唏嘘之外,扶光心里还有些不合时宜的感激。
他静静凝视着身旁女子的侧脸,心想,他是该感激的,是黎华拼尽全力才将孟姝带到了世上,若非如此也不会有他们的今日。
他将孟姝揽入怀中,孟姝顺势地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他肩膀上,头倚着他的下颌。
一切是无比亲昵而自然,仿佛他们已是相伴多年,走过沧海桑田的爱人。
“第二次,是为我爹。”
孟姝开始掐着指头算:“细细想来,我此生与他相处的机会并不多,就连面都没见过几回。”
她叽叽喳喳地说着,还问起扶光的看法来:“你是不是也很奇怪,世上怎么会有像我们这样的父女?”
扶光倒颇有耐心,也愿意倾听她这些故事,对于他来讲,能有机会了解她的过往,他求之不得。
更何况,他知道孟姝心里积压着委屈,说出来或许会好受一些。
他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我以前总觉得他不喜欢我,不然他为什么宁愿住在军营也不回鬼王府看我?于是我每天都要去祠堂前修炼,不管是练剑还是练别的什么也好,好让长老们看到告诉他,我心想他若是高兴了,应该就会回来看我了吧……”
可实际上并没有。
孟姝揪着自己的手,用力到指尖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