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就是古代纸片人和现代文明人的区别吧!
心安理得的躺平以后,刘子晔指挥着靳劼,花了几乎一整日的时间,将虞城外围这片冲积平原的荒地几乎都踩了一遍。
午间一队人就在野外点火,打了野味配着从侯府带出来的佐料和干粮用了饭,直到日头西垂,这才打马回城。
春天降临的新生气息,不止使得西关郡焕然一新,也同样降临了大周朝的每一处城镇。
大周朝地域从南至北、自东向西,广博辽阔,都城燕京地处中部靠北,虽不如西关郡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这般寒凉,总得来说气候也是四季分明的。
春日的气息,也笼罩在燕京城内外。
在西关郡刚刚冰雪消融之时,燕京城内外已经满城春花。到了二月末,更是枝叶青翠杨柳依依,草木兴盛。
大周朝皇族刘氏,虽为汉姓“刘”,然而圣祖皇帝的祖上实实在在是出自北地的少数族裔。
在当年群雄逐鹿的乱世当中,圣祖皇帝这一支四方征战、陆续吞并各地大小势力,最终一统天下,建立大周。
打天下靠兵马,治理天下却还是要靠汉家文化。
虽然大周朝在建立以后,就始终崇尚文治,然而,戎马出身的圣祖皇帝,也深刻的明白一个国家兵马和战斗力的重要性。
所以仍然保留了许多使得皇族子弟以及禁卫中军兵马,保持作战能力的习惯和措施。
一年两次以上的皇家围猎,就是其中一项。
第39章
二月二十日,正是大周皇室今年的第一场春猎。
皇帝携太子与众位文武大臣,出京宿于燕京郊外皇家猎场,春猎期间,大部分的朝堂事务也都会在猎场议决。
天子出行,与皇家禁卫队而言,更是责权重大之时刻。
皇家禁卫军内廷宿卫营分出三分之一的兵力,伴驾天子出宫,外廷武卫营禁军更是有半数兵力,紧紧围绕着皇家猎场,自内而外,从天子、太子,到每一个大周朝的臣公,每一位后宫嫔妃与臣子女眷,都需要精确布防。
剩下的半数禁卫军,也需要高度戒备守卫京师,以防燕京城中空虚之时,有什么异变。
武卫营池牧的这一军,按责负责守卫春猎猎场,从一个月前就开始了相关守卫事宜的布控,几乎日日从早忙到晚。
这几日,正是天子与臣工陆续前往猎场的时候,前期的准备已然就绪,今日大周朝天子与太子将正式出宫,前往燕京外郊皇家猎场。
内廷禁卫少将与外廷禁卫池牧,分别作为守卫天子与太子仪仗队伍的一员,紧随在天子与太子的步辇队列当中。
池牧在整个帝王与太子仪仗队伍的前列,一路从燕京的北大夏门而出,往北面的邙山外郭春猎营地而去。直到半个时辰后,春猎大队抵达营地,各自安置,池牧正按照计划,在各个驻营地周边巡防。
他的副将苗泰霖骑马找了过来:“少将军!圣上召见您!”
池牧停驻了马僵看过来,但苗泰霖却并没有更多皇帝为什么会在大营初定之时,召见池牧的原因。
池牧便也不多说,只道了一句:“走吧。”
两人一前一后往中军帝王的大帐而去,到了帐前一里之处,再下马步行。
负责守卫皇帝大帐的内廷禁卫少将秦盛见池牧过来,着人往帐中通禀,不多时一位太监自帐中而出迎过来道:“池少将军,圣上与太子召您入账。”
池牧听见太子也在帐中,也不意外。
毕竟太子的亲随卫队,此时正有一半都守在账外,池牧一来就瞧见了。
他跟着太监进了皇帝大帐,只见皇帝已经在帐中置起了酒饮与美食,坐于大帐正中,而太子侧坐其左手位,身前的几案上也摆满了各色吃用的美食,一一承装在精致华美的器皿当中。
即使是出宫围猎,皇帝随手带来的每一样器皿物件,也俱是最为华贵富美、价值连城之物。
池牧视线快速回收,躬身单膝跪地拜道:“池牧恭请陛下圣安,请太子殿下安。”
大周朝的皇帝刘坚四十有五岁,从体型上来看,倒是个虎背熊腰、体魄十分健壮的样子。
只是在池牧这样常年练武之人看来,皇帝常年的养尊处优缺乏必要的锻炼,又时常消耗过度,刘坚的实际身体底子并不如外表看起来那般健壮。
肌肉松弛,脸颊充盈,肚子高高隆起,倒显得他整个人在体型上更加令人不可忽视。
侧坐的太子刘子陵却是迥然不同的另一番面貌。
弱冠之龄的太子,也继承了皇族嫡系特有的生理特点。
身量高,面庞瘦削,眉目含锋,但比之皇帝刘坚,太子刘子陵显而易见的肌肉均匀,体型修长,举手投足之间的气质也内敛沉静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