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旌旗招展,人马欢动。
刺史府的府兵与中军西驻军,正在广集兵源,调动粮草,整君点兵,全境上下的官道之上,车马奔驰可谓狼烟四起。
大周朝皇帝,在过去的三年之中,一直在修着的东望山凉宫,至今尚未竣工。
此后不久,又开始了南北大运河、东西粮马兵道的修建。
除此之外,还有各地桥梁、堤坝乃至宫观寺庙高塔的修筑,可谓热闹非常。
去年,翼阳王刘擎在皇帝的授意之下,在东南当地,平了结盟以扛朝廷的豪强反抗联盟。东南当地如今再无大型反抗势力,各方势力四散,乱做一盘散沙,任人宰割。
随同豪强作乱反抗的普通百姓,有一个算一个,只要被官府抓到的,全都送上了修筑各地工事的前线。
再说回此一次的范阳郡动作,则是因为大周朝正在筹备一场新的大战动作。
天禧八年冬,大周朝西关郡与戎狄八部突降大雪。
当年戎狄八部各部损失惨重,尤其以八部之首的羌族最为严重。羌族作为在大周建朝以来,最积极主动与大周朝建立良好关系,传达良好态度的一部,过往曾经得到过周朝最多的好处的羌族,自然而然也向大周朝发出了求助的信号。
却谁知,这一次羌族的求助,却被大周朝燕京朝堂驳回,认为他们夸大了雪灾情形,想要骗取大周朝的物资。
最终大周并没有如羌族所要求的那般,给了他们充足的物资补助,只给了他所求份额不足三分之一的数量。
羌族似有不满。
这个消息传回燕京,刘坚大为光火。
其时正逢刘坚寿诞,刘坚下旨,要求戎狄八部首领前来燕京祝寿,并点明了要羌族王汗亲入燕京赴宴。
羌族王汗姚参自然是没这个胆量入燕京,于是乎就派了他的大王子代替自己。
果不其然,从大王子入燕京到如今,三年未曾得返羌族。
裂隙一旦开启,就再难弥合。
三年之间,刘坚多次要求姚参身入燕京,大王子扣在燕京在前,而大周皇帝明显对他们羌族愈发不满,姚参又哪里还敢来?
多次拉扯之间,最终姚参一狠心。
舍了他那身在燕京的大王子,准备彻底与大周撕破脸皮。
反正他们羌族以及戎狄八部,说起来虽然与大周朝临境。可到底他们与大周朝之间相隔着的,不仅有横贯西北大地的朔川,还有山脉群峰连绵迭起的西塞山山脉。
这些天然的地理阻隔,也是当年大周朝的圣祖皇帝,之所以将边境划在此处的原因。
他们戎狄八部再难对大周朝形成威胁。
但是大周朝想要翻越山川与大河来攻打他们,把他们继续往更西北寒冷荒芜之地追赶,也并不容易。
不仅不容易,与大周朝而言,干这样的事情,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消耗极大的兵力与物资不说,即使真的打赢了,赢下这么一块地理阻隔之外的操场,不仅很难给大周朝带来什么助益,治理也极其不易。
就像离他们最近的那片横跨千里的西关郡。
就已经是大周朝无心理会的边缘流放之地,地理复杂、郡民稀疏,除了象征性的设置一个刺史府之外,压根无人在乎这一大周朝郡内的生计日常。
但凡是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不可能大动干戈的,真的再次挑起同他们戎狄八部之间的站端。
更不可能自大周朝腹地调集几十万大军,集结出发,不远千里要来攻打他们草原八部!!
但谁知,现而今这位大周朝的皇帝,他还真就不是个脑子正常的人!!
当姚参得知消息,刘坚动员了几十万大军,要来灭他羌族之时,惊的从王座之上滚落。
醒过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
“这煌煌大周,英明威武的圣祖皇帝,怎么就传位给这么一个疯子!!”
“踏马的疯子!!”
“疯子”刘坚丝毫不觉得自己哪里疯了。
面向戎狄的这一场仗,他无论如何都要开打。
“小小蛮夷,不仅欺瞒,还多次轻慢无礼。若不给他们些教训,叫四野邦属如何看待我大周朝!是不是都要像他们这样,承受着我大周朝的天恩雨露,却不知感恩!”
刘坚看着跪在地上太子,怒意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