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珙心中明白,作为一州之主,他肩负着保护百姓的重任。
然而,面对朝廷的重压和天灾的肆虐,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这样的日子,他真的快忍不下去了。
夜幕缓缓降临,高珙独自坐在书房中,烛光摇曳,映照着他疲惫而坚定的脸庞。
他拿起笔,开始起草奏折,请求减免兖州的赋税,并请求拨发救灾粮款。
然而经历过几次“烽火戏诸侯”之后,高珙便十分清楚,这份奏折送到长安后,很可能石沉大海,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写了下去。
第二日清晨,高珙亲自将奏折交给侍从,并郑重叮嘱:“此奏折必尽快送达长安,不得有误。”
侍从领命而去,之后正如高珙所料,奏折石沉大海。
……
星月皎洁,日月飞逝。
在扬州城逗留了一段时间,待苏珏等人回到冀州时,正是农庄里的瓜果蔬菜成熟之时。
一片片翠绿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苏珏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丰收的景象。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金黄的稻田和五彩斑斓的果蔬上,为农庄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
苏珏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
在季大夫的指挥下,苏珏他们拿起篮子、筐子,开始忙碌地采摘起来。
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绿油油的蔬菜……
每一颗果实都承载着他们的汗水和希望。
就连李安甫也加入了采摘的队伍,他不太熟练的摘下一个饱满的西瓜,然后一脸兴奋,“苏先生,你看这西瓜,长得真好!”
苏珏走过去,拍了拍那个圆滚滚的西瓜,笑道:“嗯,确实是个好瓜。等会儿咱们切开尝尝,看看甜不甜。”
太阳逐渐西斜,采摘的工作也接近了尾声。
苏珏等人满载而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福婶则开始着手准备过冬的物资。她将采摘下来的瓜果蔬菜分类整理,一部分留作自用,一部分则打算运到集市上出售,换取一些过冬所需的物品。
就在第二日,楚越入了冀州的军营。
军中多崇尚能力,纵使楚越是女子,经过那场战役,也没有人看轻她。
而自从楚越加入军营以来,就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非凡的武艺赢得了士兵们的信服和尊敬。
一身玄衣的她时常忙的见不到人影。
苏珏:不开心……
转眼间半月已过,中秋节至。
中秋节前一日晌午,苏珏收到了李安甫亲自送来的几盒月饼,说是王妃亲手所制。
苏珏挑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口味,将其余的分给苏宅众人。
小苏元一个人抢走了三块,幸而王妃知道农庄人多,送来的食盒十分之大。
其实,这月饼不止是送到了苏珏这里,每日上朝的文武百官都有份。
王妃武思言感念冀州官员们的辛苦,又宅心仁厚,半个月前就开始张罗着准备月饼。
她心灵手巧,又是经常喜欢做些点心吃食,半个月的时间还真让她带领王府众人为冀州大小官员每家都备上了一份月饼。
官员们收到月饼时纷纷表示受宠若惊,感叹王妃真是如王爷一般,均是性情中人。
不过是些许月饼而已,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李书珩与李元胜还商讨了关于苏珏官职一事,
“依我看,中书侍郎就合适。苏先生才识过人,几次助冀州打了胜仗,”他观察着李书珩的表情,又道,“何况中书侍郎是起草诏令之人,也方便随时商议政事。”
“父亲,中书侍郎只是五品,会不会太低了些?”
“若一开始就将苏先生捧的过高,难免被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