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多谢将军了。”
尤丽说完事,便转身回去复命了。
段英看着她在夹道中越来越远的身影,眯了眯眼,夫人从前拼了命也要逃出皇宫,还跟主上闹得这么厉害,甚至不惜被贬去掖庭,现在短短几个月,一颗心就全系在主上身上了?
段英觉得女子的心转变得未免太快的,可他从元
都那儿听说了那天遇刺的过程,主上为了夫人硬生生抗下一箭,那种危急关头的救命之恩,对女子来或许真的不同吧。
第二天,段伏归的书信到了,段英第一时间亲自给纪吟送去,只见纪吟看了信,又问,“送信之人呢?”
段英道:“还在值房。”
纪吟说:“你叫他来见我,我还有事要问他,他刚从边境回来,肯定清楚那边的情况。”
很快,段英就让手下把人领过来了。
纪吟便仿佛无视了周围人,只盯着送信的亲卫问。
“天气这般炎热,陛下行军路上是不是很辛苦?”
“行军条件简陋,自比不得宫里。”
“那他有没有生病,有没有不适?”
“陛下体魄强健,尚未不适。”
“大军抵达哪里了,战况怎么样,跟秦军交手了吗?”
“刚在扎下营寨,尚未……”
……
纪吟连续不断地问,几乎每个细节都要问清楚,可见她有多关心段伏归。
她不动声色地看了眼段英。
她跟段英接触虽不多,但她能明显感觉到他比元都有心机,行事作风跟段伏归很像,为了自己的计划,她必须打消他的猜疑,所以才要费心费力演这出戏。
段伏归临走前跟她约定,抵达前线后,每五日给她送一封书信,于是接下来半个月,纪吟又收到了两封,每次必把送信人叫到宫里来问话,并且写了回信让人带过去。
然而七月底时,第四次来信却耽误了。
纪吟一下就急了。
“前线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是不是战事焦灼得厉害,陛下才没时间给我写信,或是写了却不能立马送出?”
总之,这不是一个好信号。
纪吟一下变得坐立难安,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好不容易被尤丽哄睡了,半夜却被噩梦惊醒,甚至叫了太医,整个宫里都知道了。
最后,纪吟叫段英过来,“我这两日总心神不安,忧心陛下那边出了什么事,正好明日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萨的诞辰,各个寺庙都要举行法会,我想去白马寺给陛下祈福。”
“夫人若要祈福,也可宣召僧人进宫举办法会。”
“宫中的法会岂能跟白马寺相比,白马寺有诸多高僧,我亲自前去方显诚意。”
这倒是真的。
段英有些犹豫:“适逢法会,必定人多杂乱,臣只怕旁人冲撞到夫人。”
纪吟无所谓,“若怕人冲撞,你多带些人手就是,百姓们看到禁军,岂还敢往前凑?”
段英见她说得如此坦然,甚至还叫自己多带人手,终于放下疑虑,“那属下这就去安排。”
纪吟见他终于答应,心下一松。
能不能挣脱这个牢笼获得自由,就看明日了。
第54章
第二天,纪吟起了个大早,尤丽帮她穿戴好,只去白马寺祈福,她并未打扮得过于隆重,相反,还十分简朴,衣裳也是寻常样式,只是在腕上戴了两只赤金手镯,被宽大的衣袖遮掩住。
尤丽怕她出门不习惯,忙前忙后,在马车上备了许多点心、干果、香饮子,还有换洗衣物,以及香烛等,纪吟前两日亲手抄的佛经则单独用个檀木匣子放起来,这是要送到菩萨面前供奉的。
忙完这一切,尤丽依依不舍地看着纪吟,“夫人可要早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