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逃出来后她只能远离所有人,紧守住自己的秘密,没想到她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好朋友。
不管这个时代有多糟糕,她也会好好活下去的。
压抑的心情一松,纪吟轻轻扬起唇角,露出一个笑来。
耳边忽然响起一道抽气声,纪吟疑惑地看过去,只见林娘子用手捂着胸口,表情十分浮夸,“呀,世间竟有这等美人,我也是开了眼了。”
纪吟挠了下她的腰,“你就知道打趣我。”
……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城中各条大街上,食肆酒肆,民居客店,俱拿着长杆短杆悬挂着各色灯笼,一盏盏或橘或赤的灯笼顺着街道蔓延出去,在大地的衬托下,仿佛一条条璀璨的星河。
夜色昏暗,纪吟彻底换了装束,还化了妆,若不是极熟悉她的人,基本认不出她就是林记点心的账房,因此她也没戴面纱,跟林娘子手牵手,大大方方地走在街上。
建德只是北地一座不大不小的城池,达官贵人并不多,然而今日正值上元,兼之燕国刚打了胜仗,百姓们热情高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管你高官贵人,还是挑夫农人,全都穿上自己最体面的衣裳出来看灯。
“高跷,踩得好高!都不会倒的。”林娘子兴奋地抓着纪吟看过去。
街上太喧闹,不止高跷,舞龙、舞狮、铜钵皮鼓敲得“噌噌”响,纪吟都没听清她说了什么,只能把脸凑过去,“你说什么?”
“我说,那些杂耍,好、厉、害!”林娘子扯着嗓音喊。
纪吟被她突如其来的声音震了下,耳朵都在发麻,脸上却露出笑,“是啊,好厉害!!”
街上人潮如涌,摩肩接踵,纪吟混迹在人群中,被林娘子拉着穿越在街巷中,明明暗暗的光影从她脸上略过,没有人知道她是谁,她跟旁人一样,只是万千看客中的一个。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纪吟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放松。
“猜灯谜,不要钱,猜中就能把灯带走,客官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纪吟听到着熟悉的宣传语,与林娘子相视一笑。
“去看看?”纪吟笑着问。
“好啊,不过我可不会猜灯谜,靠你了。”
纪吟脸一垮:“我也不会……”
不过这并不妨碍她们去凑热闹。
“劳烦让一让。”
猜灯谜的门槛可不低,围在这里的大多是些士人打扮的男子,听到女人的声音,本有些不屑,一回头,两张明艳动人的脸庞骤然映入眼底,尤其那个年轻些的女郎,更是从未见过的绝色姝丽,一时愣在了原地。
林娘子才不管旁人,拉着纪吟来到灯架前。
每只灯笼底部都用细线栓着一块小木片,木片上写着灯谜,猜中哪个就能将哪只灯笼带走。
“这个怎么样?”林娘子捉起一个木片问。
纪吟认真看看,摇摇头。
“这个呢?”
纪吟再认真看看,再摇摇头。
“这个……”
“两位姑娘,你们想要哪个灯笼,在下可以帮忙。”有士人见纪吟貌美,又看她们迟迟没猜中灯谜,心想事个献殷勤的好机会。
纪吟想也没想就回:“多谢郎君,不过不用,我们自己猜就好。”
“在下真的只是想帮忙,并没有别的意思……”
“我说了,不用。”纪吟侧过脸来,她脸上的表情依旧温和,眼神却格外坚定,朝那人道,“我和阿姐也不缺这一个灯笼,来猜灯谜不过是凑个趣儿,若求旁人,反倒失了其中的乐趣,郎君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那人便无言以对了。
纪吟和林娘子挑了好几个,最后终于猜出个简单的。
“中了!”
两人激动得双掌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