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别看拍电影比谁都早,却一直都是玩票性质。
他不觉得自己是电影人,他觉得自己是艺术家。
他也没有固定班底,都是要拍电影了,招呼一声,朋友们来帮忙,等拍完了,人也就散了。
因为是艺术家,所以拍电影拖拖拉拉,完全不考虑成本。
《阳光灿烂的日子》,用了足足25万尺胶片。
王家兄弟早就看明白他了,所以他们宁可签冯小钢也不签江文。
没人能受得了几年磨一剑。
观众听上去似乎挺有情怀,但投资人只想跳楼。
《让子弹飞》拍的就特别慢,而且江文经常现场改词。
周润发就抱怨过,前一天好不容易背熟的台词,第二天全改了。
之前拍过的戏份,经常大段大段的推翻重拍,就因为江文突然来了灵感。
“要是没有个亿万身家的,真不敢投你~”
张辰打趣起他来是一点面子都不留。
江文哈哈大笑:“都是为了艺术~”
“可别太艺术了,《太阳》亏的那么惨,《让子弹飞》你得好好想想该怎么拍~”
江文的脸色有些尴尬,其他人都装没听到。
这话,也就张辰敢说。
历史上,也就是《太阳照常升起》的扑街,让江文暂时收敛。
说白了,他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虽然亏的是别人的钱,但丢的是他自己的人。
连一向对他很看好的于东都坑跑了。
于东是《太阳》的投资人,上映前,很乐观的预期票房至少一个亿。
上映后,只有2000万,亏到姥姥家。
于东跑路了,这样的煞星再也不敢沾。
但有头铁的。
杨老板同样是《太阳》的投资人,亏损之后却依旧愿意继续投《让子弹飞》。
难怪庆功宴上姜文要给对方发红包。
张辰说起《太阳》,江文显然有不同意见:“《太阳》失败,拍的过于深奥,观众看不懂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发行没做好也有很大的关系。”
“怎么说?”
“《太阳》是文艺片,文艺片不应该像商业片那样大张旗鼓的宣传,应该先小规模点映,等观众的口碑传开再扩大上映规模……”
看起来江文还挺懂。
张辰摇摇头:“我不懂文艺片,但我起码知道,文艺片应该控制成本~”
这下江文没话说了,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什么毛病,只不过拍的时候控制不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