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宇宙,蓝色的星球,漂亮~
第一个镜头美的可以当桌面。
不用想,这个镜头当然是cg合成的,事实上,这部电影超过80%的镜头都需要用到cg。
但只第一个镜头的效果,观影的众人已经可以确定,这部电影的特效部分比好莱坞电影一点都不差,剩下就看故事讲的怎么样了。
镜头一转,是在太空中进行维修作业的二人。
二人的身份是美国飞行员,女主找了范小胖,一个东方面孔出现在美国宇航局其实已经有点不合理,所以男演员必须是西方面孔。
依旧用了乔治克鲁尼。(我忘了前面写过没了)
是大卫介绍的。
乔治克鲁尼虽然最近有点过气了,但在好莱坞知名度很高,可以为电影打响知名度,很合适。
而且他人脉广阔,电影后续要走评奖路线,多少也能沾点光。
剧情推进,风暴发生,二人陷入危机。
原版《地心引力》,风暴是由俄罗斯引爆自己的过期卫星导致的。
黑俄罗斯,在好莱坞是政治正确。
但出品方换成华夏就不合适了。
所以郭凡这版《地心引力》,碎片风暴是由陨石撞击引起。
乔治克鲁尼舍生取义,将生的机会留给了范小胖。
范小胖逃离美国空间站残骸,飘到俄罗斯空间站,在这里更换装备,继续逃亡,最终利用华夏的天宫一号成功自救,返回地球。
还能这么玩?
剧情的发展让观众们目瞪口呆。
美国宇航员穿着俄罗斯宇航服,打着中国飞的返回地球?
在太空中换个飞行器比我在地面打个的士还容易?
《地心引力》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我想活下去,不参多余杂念,只一条活命就够了。
别看是独角戏,但剧情紧张,观众会跟着剧情一起紧张。
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放映完毕,现场响起掌声。
在场嘉宾们表情各异。
演员们震撼于范小胖的表演,导演们则惊讶于这部电影里那些超前的手法。
范小胖在这部戏里明显蜕变了。
以前她出演的都是商业电影,商业电影虽然也需要演技,但要求并不高。
但《地心引力》中范小胖的表演却完全不同。
这部电影说白了就是一部独角戏,乔治克鲁尼除了一开始打了十分钟酱油后,后期全是范小胖一个人独自支撑。
演技不过关是根本撑不起来的。
但范小胖做到了。
各种情绪,惊慌,恐惧,迷茫,坚韧,所有情绪都表达的恰到好处,将一个在绝境中挣扎求活的人演的淋漓尽致。
不少人都被惊到了,这还是你吗,范小胖?
大家说好一起苟的,结果你放学之后自己偷偷学习,还能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你这么优秀,会没朋友的。
演员们在惊讶,导演们则在沉思。
他们在思考,思考这部电影里用到的镜头语言和表现手法。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