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睿仪打量着翻过来的林怀恩,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
林怀恩没有说话,只是警惕的看着四周。
东官中学本身安保就很严密,经过了白天的事情,此时的安保更是密不透风。
他能看到远处拿着强光手电的保安在四处巡逻。
“小声点,别被发现了。”林怀恩提醒道。
两人猫着腰,贴着建筑的阴影,一路避开零星的巡逻保安和闪烁着红光的监控探头,很快就来到了更衣室所在的体育馆附楼。
然而,当他们到达楼下时,却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附楼的主入口和所有窗户都被拉下的卷帘门封死,而通往楼内的唯一通道,正对着一个闪烁着红外线光芒的广角摄像头,没有任何可以躲避的死角。
“怎么办?”林怀恩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感觉自己的冒险可能就要在这里终止了。
徐睿仪却显得异常冷静,她拉着林怀恩,绕到了附楼的后面。
这里是一片更加深沉的黑暗,背后就是学校那个人工开凿的青渊湖。
湖面倒映着破碎的月光,像一面被打碎的镜子。晚风从湖面吹来,带着潮湿的水汽和泥土的腥气。
“这边进不去,监控太密集了。”徐睿仪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清晰可闻,“不过没关系,我已经掌握了凶手的主要手法,来这里只是为了印证一些细节,现在看来,只能先告诉你我的推论了。”
她找了一处临湖的长椅坐下,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示意林怀恩也坐过来。
林怀恩在她身边坐下,两人之间隔着半个拳头的距离,但他依然能闻到她身上那股混合着汗水与清香的、让人心猿意马的气味。
“首先,是那个反锁的门。”徐睿仪开口,她的声音清冷而笃定,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警方认为门是从内部反锁的,所以判定为自杀,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思维误区,也是凶手利用的第一个心理盲点。”
她伸出纤长的手指,在空中比划着,“你看,更衣室的门是那种老式的门,门闩是插式的。凶手在案发前,用一根极细的、几乎透明的鱼线,一端缠在门闩的末端……”
林怀恩聚精会神地听着,脑海中努力构建着那个场景。
“然后,鱼线的另一头,被系在了死者张伟手中紧握的那支钢笔上。”徐睿仪的语速不快,但逻辑十分清晰,“张伟的尸体是跪姿,当他死后,因为重力的作用,身体会不可避免地向前或向侧面倒下。而这个倒下的动作,就会拉动他手中的钢笔。”
“钢笔的移动,带动了鱼线。鱼线被拉紧,就会将门外的门闩缓缓抽入插销孔,‘咔哒’一声,门就在里面被‘反锁’了。”
“一个完美的‘自杀反锁’密室就这样形成了。”
林怀恩倒吸一口凉气,看着徐睿仪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白皙的侧脸,心跳的很快。
“那窗户呢?窗户也是从里面锁上的。”林怀恩追问道。
“窗户是另一个关键,也是更精妙的机关。”徐睿仪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你还记得我给你发的那张照片吗?窗户插销上的低温蜡?”
她侧过身,面向林怀恩,那双明亮的眸子在黑暗中仿佛能洞察一切,“通风窗的插销被人替换过,换成了一根特制的金属杆,而金属杆的表面,涂抹了一层会在低温下凝固、常温下融化的蜡质涂层。”
“案发前一晚,凶手将一块干冰放置在插销附近。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急剧下降。金属杆上的蜡质涂层遇冷迅速凝固,固态的蜡堵住了锁的缝隙,让锁无法下垂闭锁。”
“随着干冰蒸发殆尽,第二天室温回升,那层薄薄的蜡会慢慢融化,特制的锁就会自己锁上,最终在金属杆表面只留下微量的、几乎看不见的蜡渍结晶。”
“那凶手是怎么离开的?现场就没有凶手任何痕迹吗?”
林怀恩问出了最后的问题。
“笨蛋!你刚才是怎么离开家里?”徐睿仪轻轻敲了一下林怀恩的额头。
“你是说,凶手是通过滑索……”林怀恩瞬间明白了。
“凶手从窗户通过滑索,直接落进了前面的湖里。”
“然后窗户等干冰消耗殆尽后,就会因为蜡烛的融化,从内部锁住,形成了完整的密室。”
“不过,凶手有一点算错了,留下了痕迹。”
徐睿仪说着,拉起林怀恩的手,来到了不远处的围栏上。
体育楼和后面的湖中间,有围栏作为阻断。
围栏顶端尖尖的,是为了防止学生翻越设计的障碍。
林怀恩被徐睿仪拉着手,来到了一处栏杆前。
徐睿仪指着栏杆顶端已经干涸的一片血迹说道:
“凶手错估了自己的体重,因为太重,在滑行途中,滑索因重量下坠,他在穿过这片围栏时,高度太低,皮肤被栏杆划伤,留下了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