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粮耗费了,将士死伤不少,到最后,又因为曾发生过的再度上演,那萧靖不知打这一仗意义何在?
看起来,萧靖讲的是中枢精锐不可动,既要顾及边陲安稳,又要震慑内部宵小,实则萧靖想知的,是天子到底准备出动多少。
“既是对东吁叛逆展开攻势,中枢不派一兵一卒出战,只靠征东大将军所统戍边军,不足以彰显中枢平灭东吁叛逆之势。”
沉默了许久,楚凌这才悠悠开口道,“南北两军要出将出兵,朕若没有记错,当初东域境内出现哗变,南北两军合计出动数万精锐,今下这两支精锐都在何处?”
“启奏陛下。”
南军大将军张恢,从朝班中走出,作揖拜道:“南军所派押解哗变军士及与榷关总署所查要案相关群体,今在宣武道治下。”
“启奏陛下。”
北军大将军韩青紧随其后道:“北军所派今在宗庆道治下。”
针对东域治下哗变镇压结束,南北两军所派精锐,是分批撤离东域治下的,南军在前,北军在后,除却押解参与哗变被俘军士外,还有被强迁走的一应富户。
这等规模的战事,对两军来讲,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仗。
“以南北两军之名,八百里加急分赴宣武道、宗庆道治下,着所属营校原地驻扎。”楚凌伸手对二人道。
“所押哗变被俘军士一律编入死战营,凡在后续攻打东吁叛逆中,斩贼五级或先登两次,即豁免所犯罪行!”
“至于跟榷关总署所查要案相关者,由上林军派遣营校前去接手,负责将一应群体押至京畿待审。”
“臣遵旨!!”
张恢、韩青没有任何犹豫,立时朝天子作揖拜道。
这就是平灭东吁叛逆所派中枢主力了。
殿内诸臣听到这里,无不在心中盘算起来。
南北两军所出精锐合计有近五万,所押哗变被俘军士三万徘徊,这人数还说的过去,但是要靠谁来统辖,才能将他们给整合好?
也是这样,一些大臣的目光,开始在孙河、孙斌、韩青、张恢几人身上来回打转,毕竟是中枢主导的平灭东吁叛逆之战,中枢层面必须要派人挂帅的,不能叫在东域坐镇的征东大将军挂帅啊。
真要把东吁叛逆给灭了,这政治含义是不一样的。
‘皇兄这是打算锤炼勋贵子弟了啊。’
察觉到这些的楚徽,心中忍不住思量起来,尽管在此前北伐中,在军历练的勋贵子弟,算是取得了一定战绩。
可跟黄龙为首的羽林相比,多少还是差点意思。
平灭东吁叛逆这一战,恰好是勋贵子弟历练的好去处。
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不会叫在宣武道的南军精锐,宗庆道的北军精锐原地驻扎,这摆明是想叫他们出战的。
而在这两部之中,凡是自家皇兄看上的勋贵子弟,可都是在其中的。
宗织,孙贲,董衡,曹京,昌封,李斌,徐彬,上官秀,韩城……
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在楚徽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中枢抽调的精锐,除朕提及的这些,最多再抽调两万,对外宣称十万精锐,参与平灭东吁叛逆之战。”
楚凌撩了撩袍袖,扫视殿内诸臣,语气掷地有声道:“朕打算在朝选一位主帅,负责此次对战东吁,征东大将军王昌为副帅,不知哪位爱卿愿为朕,为社稷分忧解难啊!!”
楚凌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