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青闻言,说:“那我也回去了。”
“你先回,我跟爹一起回。”孟春一头钻进大排屋。
孟青回去跟孟母说杜家人过两天要来城里卖粮食,“娘,你这几天在家守着,他们进城要是想在我们家吃饭,杜黎估计会先过来报信,到时候你去买菜。”
“行。”孟母没意见,“他们要是来得晚,我来不及做饭,我就去牛记定一桌席面。”
“牛记的一桌席面少说要一贯钱,太贵了。”孟青觉得杜家人不配吃这么贵的席面。
“贵点面子上好看,我可做不来你公婆那样的待客之道,骨子里刻着小家子气,上不了台面。我就是看不惯他们,他们走进我家的门,我也当正经的客人待。”孟母忘不了望舟洗三那天她在杜家吃的什么菜,想起来就膈应,她可不做这样的事。
“这不是面子好看钱受罪嘛。”孟青不赞同她的做法。
孟母嫌弃地看她一眼,提醒说:“你可别跟你婆子娘一样了,小家子气的事少做。”
孟青嫌恶地“咦”一声,不吭声了。
但孟母在家等了三天都没等来杜家人,她心里琢磨杜家的人别是卖了粮食就回去了,她抱着孩子去渡口打听。
“王监官,这两天有没有乡下装粮食的船过来?”
“你走错地儿了,卖粮食的船不从吴门走,走闾门。”王监
管说。
“哎呦!是我糊涂了,
忘记这回事了。”孟母笑着拍头,
她只得继续回去等。
她等的人已经顺水来到米行,杜母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裳,她在渡口下船,跟杜老丁说:“你们在这儿等着,我去书院找阿悯。”
“认路吗?”杜老丁不放心。
“我长的有嘴,会问。”杜母头也不回地快步走了。
杜父清点一下他雇来的七艘船,招呼船家:“往这边来一点,不要被冲散了。”
杜明看河道上挤满了卖粮食的船,他遗憾道:“二弟,你说你前年要是娶了余记米行的二姑娘,我们还用在这儿顶着大太阳排队卖粮?甚至不用我们雇船,余记米行的大船一趟就把粮食运来了。”
杜黎不理他。
*
另一头,杜母一路打听来到崇文书院,她大着嗓门说:“帮我喊一下杜悯行吗?就是你们书院那个常得魁首的杜悯,我是他娘。”
门房怪异地盯着她,“你是他娘?亲娘?”
“不是亲娘还是后娘?他就一个娘。你别问了,你帮我把他喊出来。”
“真是亲娘?杜学子大半个月前从崇文书院退学了,你不知道?”门房觉得好笑,他又问一遍:“你真是杜学子的亲娘?”
杜母的脸唰的一下子白了,她尖着嗓门大喊:“他退学了?他退学去哪儿了?”
“出什么事了?”谢夫子路过问。
“谢夫子,她来找杜学子,还说她是杜学子的亲娘,但她不知道杜学子大半个月前就退学了,你说好不好笑。”门房哈哈大笑。
“谢夫子?我知道你,我听杜悯说起过你,你是他夫子对不对?”杜母如抓到救命稻草,“谢夫子,杜悯哪儿去了?他真退学了?可他也没回去啊,他是不是出事了?”
杜母吓哭了。
“他去州府学了,他没跟你们说?”谢夫子纳闷。
杜母的哭声戛然而止,州府学?
“他半个多月前从崇文书院退学去了州府学,你们没得到消息?”谢夫子又问。
“他估计跟他二嫂说了,他二嫂没跟我们说。”杜母暗恨,一定是孟青把消息瞒下了。
【作者有话说】
明晚八点见
第28章·第二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