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涿在安戎这段时间,要是真能跟着她学会一些做药膳的手法,将来无论对爹娘还是对她自己,都有不小的益处。
“行,那你就跟着我学,不过一旦开始就别半途而废。”
“姐,我才不会呢!”沈涿小脸兴奋地涨红,信誓旦旦。
于是这天起,沈涿也成了沈浅身边的小跟班,平时跟着沈浅去医馆和药园,跟着耳濡目染地学着辨认药材,见识各种病症。
沈浅身边的丫鬟徒弟都是会一些医术的,沈涿长得可爱,小嘴又很会讨喜,大家都很喜欢她,阿英更是喜欢这位小姐姐,自己从师父那儿学来的药材知识便都教给这位小姐姐。
这两个姑娘记性都很好,一个教一个学,很快阿英便发现自己没什么可教的了。
“小涿姐姐,你学得太快了!”
接下来两个姑娘便一起研读医书,这方面学起来进度就慢了不少,不过好在沈涿只需要了解一些,不需要学太多。
接下来她便跟着沈浅在小厨房里忙活。
学了一段时间了,今天早晨沈涿特地起了个大早,这道入门级别的红枣枸杞银耳羹就由小沈涿来做。
沈涿愣是没有让任何人帮忙,在厨房忙活了好一阵子,这才给母亲端上了一碗刚熬好的红枣枸杞银耳羹。
“娘,你趁热喝。姐姐说了,银耳滋阴润肺,红枣补气养血,枸杞养肝明目,你每天早晨喝一碗,可以补充营养,又能温养心肺。”
陶令舒知道小女儿在跟着她姐姐倒腾药膳,她今天能熬一碗银耳羹倒也不稀奇,可这小嘴巴巴的还能说出这么多道理,倒让陶令舒有些意外了。
“这些你都能记下来了?”她端起碗问道。
“娘,我跟着姐姐学了好多呢!我还会做山药百合炖排骨,山药健脾补肺,百合清心安神,搭配排骨的营养,对恢复元气也很有帮助呢。”
“还有当归生姜羊肉汤,丹参乌鸡汤,都各有各的功效,这些姐姐都教我了,还教我认了很多药材呢,娘,你就趁热喝吧。”
陶令舒感慨万千,自己没能继承到父亲的衣钵,可这医术竟然没有断,在两个女儿身上传承下去了。
“好,好。”陶令舒端起碗,将这碗红枣枸杞银耳羹喝下肚。
她自己也有感觉,这段时间在两个女儿的努力下,她头晕胸闷的症状已经好了很多,胸中的郁结,似乎在跟沈浅相处这段时间也舒缓了不少。
之前那种骇人的眼前发黑的情况也没再犯过。
在沈浅的提醒下,陶令舒甚至跟她学了养身健身操,每天早晚都会在院子里练习。
陶令舒和小女儿在安戎住了五个月,等她的身体调理好了,这才准备回家。
“姐……下次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啊。”沈涿拉着姐姐的手,依依不舍地问道。
沈浅虽不是原身,这段时间的相处也跟母亲妹妹有了一些感情,此时心中也有些不舍。
她说道:“放心好了,之后等我这边药园的事情稳定了,两个徒弟也带出来了,我会回家看望你们的。”
“真的吗?那可真是太好了!”沈涿原本觉得安戎实在太远,还不知道下次有没有机会来,没想到姐姐说要回家,她便开心坏了。
“姐,那我在家等你,你可一定要回来呀!”
“嗯。”
陶令舒也拉着女儿的手,嘱咐道:“儿啊,这一年真是苦了你了,你虽有了自己的事业,可有些事情,还是该为自己打算的,如果遇到对你好的人,你还是可以考虑再嫁的。”
虽说沈浅很能干,可是这世道对于一个被休掉的女人来说还是太过艰险了。
其实陶令舒心中有一个不错的人选,只是她稍微一想便也知道不可能,那人如同高悬在天上的明月,女儿是无论如何都配不上了。
而且对方的身份……
最近她没有别的心事,只是每次想到沈浅将来的终身大事,还是难免操心。
沈浅笑着宽慰道:“娘,你不用为女儿担忧,无论嫁不嫁人,我过得好,过得开心就行了不是吗?”
陶令舒怔住,半晌才醒过味来:“也是,你活得比娘通透。那我就不操心了。”
交代完,陶令舒便带着沈涿上了马车,启程回到禹州凌华县。
……
母亲和妹妹走后,沈浅的生活回归正轨,她依旧忙着打理药园,经营医馆,并且培养两个徒儿。
就在沈浅以为生活照旧的时候,一个消息如惊天巨雷炸开,将她平静的生活打乱。
这天吴痕找到沈浅:“姑娘,边关有消息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