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镕主任看着新闻:“厉害啊,赵院长都能和邹斌院士这个层面的合作了?”
几个月前,赵培儒还在和他合作,其水平,也只比他雷镕高一点点而已。
没想到仅仅半年过去,赵培儒就已经在和邹斌院士这种全国最顶尖的胰腺领域奠基人合作了。
邹斌院士已经比他雷镕,高多个档次,甚至和他们深水潭医院的“镇院之宝”陈永铭陈院士,是同一个层次了。
这种速度,实在惊人。
……
在外界热闹的关注之下。
江新医院的西院区,却是冷冷清清。
不对外开放的科研中心,除了偶尔能听到鸟叫声,只有二楼能传来一点动静。
“赵院长的这一步‘牵开肠壁’技术不错,简直让我惊喜不断!”
邹斌院士正在验证赵培儒提出的一种“牵开”技术。
他这几天,情绪高涨,心情高兴。
因为项目推进速度太快了!几乎每天都有好几个重大难点被攻克!
傅程等团队成员都发现,自从邹老师来到江新医院后,脸上笑容多了不少,心情很好。
这一切,都是因为赵培儒。
以前在西京医院时,每次做项目时,邹斌院士都是那个推动项目工作进展的人。
这推动,说着简单,实际上要耗费不知多少脑细胞。
每做一个项目,邹斌院士就会多出不少白头发。
费心耗力。
其脸上的笑容,自然就少。
更多的,是疲倦之态。
他们这些学生,每每深感自己水平功底不够,无法帮老师分忧,经常自责、惭愧、担心老师的身体。
可到了这江新医院后,推动项目工作进展的,不知不觉变成了赵培儒院长。
赵院长的那颗脑子,也不知道怎么转的,就是能比别人转的快,想的多,算的准,理解的透!
每次邹老师和团队成员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难点,到了赵院长那里,就好像变得简单了一样,简单几句,就把难点理通了,理顺了!
“邹老师,今晚早点休息吧,别熬夜了。”
“是啊邹老师,这接连好几天,您都是半夜两点-->>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