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广夏:文德皇后 > 北邙(第1页)

北邙(第1页)

长孙青璟听到这消息的第一反应不是恐惧而是惊讶。

她毕竟有些不甘心听到丈夫离奇失踪的消息,便问道:“去周围找过没有?或是受人之邀,或是登门拜访,寄宿在友人庄园中。”

——话刚出口,她自己便先于心中将这想法否定了。丈夫对母亲至孝,到洛阳之后,若不是陪同父亲外出或是有人来访,他都懒得走出阁子一步,她实在无法想象他会在受制之时作出逾礼之举。

“部曲们想得到的庄园都找过了,毫无头绪,所以不得不回报娘子。”家令无可奈何道。

“或是庄中人疏忽,未有留意他留下的手条或口信?”长孙青璟仍然存着一丝希望。

“凡是庄中放置有纸笔之处也都细细搜查过——二郎若留手条,也通常置于最显眼处。往日也不是没有不辞而别的情形,但最多第二日清晨,总会差人回来报信。”

长孙青璟可以听出家令心中的惴惴不安。

刘娘子又上前道:“长孙娘子,初时家令也觉得或是二郎早回了洛阳。所以急着赶回来确认,结果失望之至。我又细细盘查侍奉他的几个婢子,她们也未听得二郎有何会友打算。二郎那性子,凡是亲近之人不在他眼皮子底下太久,都要着急寻找,哪会不辞而别。”

“是啊,二郎不是个言而无信之人。初时允诺我当天往返,如此遁形实在不是他行事风格。”长孙青璟这也算作变相承认丈夫失踪的事实。

家令上前问道:“是否告知唐公?我需娘子亲书手条,再由皇城外贿赂人传讯。”

刘娘子却道:“唐公现在鞭长莫及,不如直接告官。公爵的爱子失踪了,河南尹与洛阳令总不能装聋作哑吧!”

“万万不可!”长孙青璟与家令异口同声道。

“这是何故?你们拉不下脸来告官,由我这老妪前去便是!”刘娘子一时气结,顿觉家令与长孙青璟简直生性凉薄,毫不顾忌小郎君的死活。

“阿嬭稍安勿躁。”长孙青璟条分缕析道,“如今皇帝筹备在洛阳大办上元庆典,区区一个公爵儿子若惊动了刑曹参军与武侯出动寻找,传到圣上耳中,恐怕对大人不利。”

她吩咐蝉衣研墨,自己就靠坐在窦夫人往常处理府中大小事务所做的几案上,边写手条边嘱咐家令:“先生,我看暂时不要惊扰大人,他若知晓也无能为力。若为此分心妨碍宿卫之职,只怕反而惹得圣上不快。不如这样,你安排稳妥的家生与部曲前往与大人交厚的官宦府上,呈上我的信笺,若能助力那求之不得,若面露难色也不要强求。——自家的难事只得自家着手料理。你现在为我备快马,我亲自去一趟北邙!”

“不可!”家令与刘娘子竭力劝阻。

家生拱手道:“娘子心急如焚,我是知道的。但若因此事受风寒染疾,我们在两位郎君面前承担不起。娘子但在府中安坐,我得了娘子手条,前去拜会唐公那些手可通天的亲友,定将二郎毫发无损带回。娘子切不可贸然前往北邙!”

长孙青璟不解道:“先生,我是前任右骁卫将军的女儿,也略通些弓马技艺,不到一个时辰的路程还是能承受的。我亲自去庄上查看一下,兴许会有些头绪。”

家令的表情愈发严肃起来:“长孙娘子,这与您是否弓马娴熟毫无关联。您一定不要走邙阪道!”

“为什么?因为邙山有鬼怪,敢以铁轮碾出皇帝的脑髓,所以先生不让我走?”

长孙青璟提及了大业初年杨广的噩梦,在座信佛的诸位管事娘子都吓得花容失色,连声念佛。

“罪过罪过,长孙娘子赶紧忘记这个传闻为妙!”刘娘子双手合十道。

家令对这个坊间流传的噩梦不以为意,只是坚持说道:“不可以走邙阪道。娘子定会后悔的。没有人想走第二次!”

“备马!”看来她是一句也没听进去。

……

家令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倔强的女孩,令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与之妥协。

他先是考虑新婚夫妇情笃,放弃了令长孙娘子干坐等待的计划,建议她前往陈国府求舅氏相助;但是在长孙娘子声泪俱下的据理力争中,他终于落了下风,同意她坐马车,由部曲护卫前往北邙;当然这仍旧不能使得长孙娘子满意,最终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长孙娘子只以冪?遮面,由四名健妇贴身侍奉,另选十几名部曲在外围环绕护卫,草草上路,策马直奔邙阪道。

家令向来马厩送别的刘娘子摇摇头道:“这位新主母大概真是与二郎气类相感,性灵相召。之前只需要对付一棵不展新枝条的倔强松,现在松树旁又站着一只逆风鹤,着实为难我了。”

他说罢,不敢有半点怠慢,翻身上马,疾驰追赶小主母那支傲慢自大的仪从队,以免她有丝毫闪失。

“唵嘛呢叭咪吽莎诃。”刘娘子与阿彩等人念着观音救难咒,目送一众人等远去……

一行人北出徽安门,直入官道。长孙青璟一开始尚且觉得一切并没有异常,官道齐整如常,偶有胥吏在道旁向流民分发陈年米粟,士兵来回巡逻。她单纯地认为家令只是出于谨小慎微的心理不允许她前往北邙,故而危言耸听。

路程过半时,官道上开始吵嚷起来。行尸走肉般的饥氓、流民不绝如缕地从四面八方涌上前来,企图到洛阳上东门碰碰运气。

“上东门已经封闭!诸位请回吧!”有胥吏大声宣告来自洛阳的最新指令。

长孙青璟及其所带仪从便这样被困在双方僵持的路中。

“这是唐国公亲眷,公等明察,高抬贵手,放我们过去!”李家家令与这一带的胥吏熟识,自报家门之时,便有差役为长孙青璟从人潮中辟出一条狭窄小径来。

“娘子快走,不可顾盼!”家令叮嘱道。

“明府,朝廷的赋税已经征收到我孙子辈,征辽东修运河建行宫,老人、女人、孩子都不放过。我等早已家破人亡,如今不过是去洛阳讨要一口馊粥,为何阻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