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回到公寓,本来想依偎着腻乎一会儿,结果端靖没坚持五分钟就枕在她腿上睡着了。
姜典则趁机写起教案,一个小时后端靖悠悠转醒,他侧头看过来,对上姜典则的目光,又慢慢笑了出来。
姜典则亦笑,把他的眼镜递过去,“睡得好吗?”
“很沉,”端靖戴上眼镜,“几点了?我送你回去。”
“就两步路,不用。”姜典则卷卷他的头发,“你早点儿睡。”
端靖不同意,他坐起身来专门叫车,绕着青大走半圈把她送到她家楼下才肯回去……也是很执着了。
回到家里,姜典则把包往沙发上一扔,从各自书房把爸妈叫了出来,再把刚才车里端靖给的资料往茶几上一放,“爸妈,端靖要送我一间实验室……”
燕爸这回是真惊住了,“啊?”
燕妈拿起资料来翻了翻,“感觉光准备这些资料都花了不少钱……”
燕爸也翻看了一遍,“少数也要投资一个亿了,你想要?”
姜典则当着爸妈又有什么好隐瞒的,“想要。我有几个好点子,不敏感又能捞钱,专利在手,大概很快就财富自由了,往后做研究也不会太受牵制。而且这种独立实验室跟学校给的也不冲突。”
燕爸颔首道:“你自己有主意就行。让他和你签个赠与合同吧。”
姜典则应道:“我回头跟他说,爸爸,签合同的时候我叫你。”全家体制内实在没办法不慎重。
之后姜典则就忙着写论文补充数据和准备教案了,即便忙到起飞她都和端靖天天见面,至少一起吃上一顿饭,哪怕是早点。
端靖心疼坏了:他的投资公司也少不了加班,但是熙熙这还没怎么样先997了半个月……他只能砸钱,让专业服务机构尽快落实那间实验室。
七月中下旬,专利号到手,姜典则才将论文上传“Archive”和国内的“数据库”——这俩差不多类似于她老家的arXiv,只不过涵盖领域大于arXiv且都是官方运营管理,并依照师祖老王的意见,将论文发往《夏国材料学报》。
毕竟是用在航空航天发动机上的散热材料,没有那么敏感但也最好别发国外,即使这一版论文比较基础,真正的好东西还留着呢。
老秦对姜典则这篇论文赞不绝口,了解过真实进度后更是整日开心得不得了,而师祖老王只夸了一声“好”,然后决定带她以及老秦参加八月底在海市举办的学术会议……由有关部门举办的学术会议。
这次参会的是老王这样的院士兼学术带头人,以及像老秦这样的各高校科研中坚力量,有点“仙之人兮列如麻”那味儿了。
而姜典则要在会议上作报告……她是所有报告人里最年轻也是资历最低的那个。
不过她拿出来的东西可实在没法子轻视,讲完全场均无异议,因为她的论文虽然没发表但预印本早挂出去了,相关项目组连复现都做出来了,只是数据没有她这里这么详实罢了。
就在她准备收工的时候,坐在第一排中间的一个白头发老爷子举了下手,“你怎么想到设计出这种结构的?”
来了!幸亏她早有准备。
如果你单纯拿出一样高性能的材料,同行们可能更倾向于你是撞了大运,但你要是有新理论来支持你的新材料,那可就不一样了。
姜典则笑了笑,回答这位老先生,“算出来的。”她打开另一个ppt,仔细讲解了起来,“……生成笼状分子作用于金属表面……”
学材料的,数理都不可能差,但吃透她ppt上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
姜典则介绍完,会场里有几秒钟时间鸦雀无声,那位老先生又开口,“我没有问题了。你该把这些整理一下专门发篇论文……可能比你这篇石墨烯钽合金意义大得多。”而后转头看向老王,“你运气怎么总这么好,白捡个天才。”说完他率先鼓起掌来。
而后会场内掌声雷动。
再然后她就让教授们围了起来,幸亏有老王老秦帮她“挡驾”,她才得以喘口气……嘴巴都要说裂皮了!
顺便一提,老秦挡驾挡得心甘情愿,得意之色溢于言表,“不该只让你教材料化学的,屈才了,你要不要再加一门计算材料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