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兄说的不错,外面的叛军確实有几分意思。如果多在战场上歷练几年,
活下来的没准能够成长起来。
可惜他们的运气不好,这么快就遇上了我们,合该他们倒霉!”
一旁的青年將领惋惜道。
两人都是勛贵子弟,按照正常的成长路劲,应该在五城兵马司歷练完后,就进入京中某团营任职。
然后一面应酬结交人脉,一面在军中继续熬著资歷,等待著上面出现空缺再设法补上去。
缺少战场上的歷练,纯靠父辈们传承下来的经验。在平静的岁月之中,不断消磨斗志后,最后泯然眾人。
他们的运气不错,在组建扬州营的时候,被李牧忽悠了过去。
靠著战场上的功劳,一路青云直上。没有经歷蹉跎岁月苦熬资歷,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不光点评著叛军,那些战败的同僚,也是他们鄙视的对象。
换成普通將领这么傲娇,在军中发展肯定处处碰壁,最后被撞的头破血流。
可是他们不一样,不光有家族人脉关係网做后盾,还在李牧缔造的这支新兴队伍中任职。
从上到下都是年轻人,根本没有大虞其他军队中的陋习,內部关係简单明了,有能力就可以上位。
相对单纯的环境,加上战场上的持续胜利,每个人都是傲气十足。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能够让指挥使大人亲自带著主力过来消灭他们,本来就是他们最大的荣幸。
卫兄,无需为他们惋惜。”
朱靖宇笑著说道。
现在他们的身份同样是指挥使,不过是卫指挥使。职位含权量不算高,主要作用是解决品级待遇。
正三品卫指挥使说起来,肯定比五品的千户好听。后期有了合適的位置,升迁调动也更方便操作。
对眾人来说,广西只是一个踏板。他们未来的发展,將是整个大虞军界。
凭藉在广西的优秀表现,他们在各自家族中的地位,都是节节攀升。
父辈们早就在暗中谋划,只待大战结束,就过去接手自家在军中的基业。
一旦计划完成,在大爆炸中损失惨重的勛贵集团,不光能够恢復元气,在大虞军中的影响力,也將达到一个百年来的新高度。
虽然赶不上开国初年,但在王朝中后期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未来註定身居高位,那些战场上表现拉跨的废物將领,自然不会被他们放在眼里。
能够被他们称呼“指挥使大人”的,现在唯有李牧一人。
其他地方的都指挥使,哪怕同样是正二品,却没法获得他们的认可。
事实上,这也是广西军迅速形成战斗力的原因。
除了李牧的个人努力外,还有勛贵集团在幕后助力。看似以卫所兵为主,实际上里面还充斥著大量的武將家丁。
对勛贵集团的谋划,李牧自然是全力支持。
大虞官场早就进入了拉帮结派模式,下属们若是上了位,他在军中、乃至朝堂上的影响力也会跟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