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要转任参將,接著升迁副將、副总兵,最后才是总兵官。
没有十几年的沉淀,几乎是不可能的。
哪怕立下了显赫战功,也很难一步登天。
不过对勛贵、將门世家来说,熬资歷的环节可以直接省略。
只要有亮眼的功绩,就可以把人推到位置上。
白莲教叛乱闹的这么大,把士绅们折腾的够呛。
大家都恨不过颳了史荣轩,现在活捉偽帝的功劳,更胜过干掉十万叛军。
“多谢大人提携!”
一眾將领齐声说道。
李牧的言外之意,他们都听了出来。
活捉偽帝的功劳,谁拿到就是谁的,主將不会跳出来爭抢。
倒不是李牧清高,纯粹是一路打来,他身上的战功已经够用了。
接下来想要更进一步,最好的选择不是继续立下赫赫战功,而是要把麾下的小弟扶持起来。
功高盖主,在歷朝歷代都没有好结果。
虽然李牧还没到那份儿上,可指挥数万大军连战连捷,还是免不了会受到皇帝忌惮。
现在是战爭时期,大家自然希望他越厉害越好。
一旦战爭结束,那帮文官士绅们,就会翻脸不认人。
与其被別人动手拆分队伍,不如自己主动出手,把小弟们都推出去。
名义上他麾下的实力削弱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
勛贵子弟培养速度快,可这些人和大虞绑定的太深,对皇帝的忠诚度普遍高於其他人。
拉著他们抱团取暖,对抗朝中其他势力,自然没有问题。
可一旦局势发生变化,对手换成了皇帝和文官的联盟,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除非把个体矛盾,转化为群体利益衝突,不然很难让大家鼓足勇气同这个联盟对著干。
不想被兔死狗烹,最佳选择就是適当的收敛锋芒,把表现的机会让出去。
表现亮眼的武將多了,即便是接下来朝堂上继续打压武將,也有人分摊火力。
理论上来说,只要勛贵集团重振雄风,最糟糕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毕竟,永寧帝不是开国之主,没有屠戮功臣的本钱。
“大家都是自己人,犯不著这么客气。
衡阳之战结束,接下来我们有两个选择。
请。。。您。。。。收藏6。。。9。。。书。。。。吧。。。。!
要么继续回去围困永州,要么顺势夺取长沙。
大家觉得是保守一点好,还是激进一点好呢?”
李牧笑著问道。
“大人,末將觉得还是先取长沙,夺取在湖广战场的主动权。
永州的叛军,我们隨时可以收拾,但攻取长沙的机会只有一次。
衡阳会战胜利的消息,很难长时间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