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捷的消息,早在两天前,就在京中流传。
不过当时大战还在继续,锦衣卫送来的情报,只提到了官军大胜,並没有具体战绩。
知道勤王大军获胜,百官们自然是时刻关注前线战报。
收到捷报入京的消息,一个个就急忙赶赴皇宫。
北虏长驱直入劫掠,政治影响巨大。
如果不让他们留下点儿什么,让敌人知道厉害,那么这种事將成为常態。
无论是为了朝廷的顏面,还是出於战略安全考虑,大虞都必须发起反击。
在敌军撤退过程中,一眾勤王大军,纷纷上场表演。
包括一直划水的辽东镇,也主动出击,陆续解决了几支运送战利品队伍,累计战杀真虏上千。
可惜总体上,大虞朝还是败多胜少。
这是后勤的锅。
很多勤王大军,因为来的太过仓促,携带的物资不足。
本该为勤王大军提供战略物资的地方衙门,因为官僚系统的腐朽,表现的非常迟缓。
以至於不少勤王大军,抵达前线之后,过上了飢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没有出现大规模譁变,都是忠君爱国的表现。
饿著肚皮上战场杀敌,效果自然不佳。
即便是环境如此恶劣,各部还是累计斩杀了数千北虏。
只是这样的战绩,显然无法令永寧帝满意,也不能让百官们满意。
才斩获几千真虏首级,哪怕不考虑含金量,数据上也赶不上第一次济南大捷。
“让他们进来吧!”
永寧帝笑著说道。
看得出来,他现在心情非常不错。
战场上连续的失利,前线的捷报,就成了最好的良药。
哪怕战报上,勤王大军付出的伤亡更大,也被他给无视了。
步兵打骑兵,不付出点儿代价,这怎么可能呢!
大虞朝最不缺的就是人。
兵马折损大,补充上损失即可。
打了胜仗,不光皇帝高兴,百官们也高兴。
能够取得显赫战绩,证明大虞朝还是能行的,暂时不需要考虑改朝换代。
最⊥新⊥小⊥说⊥在⊥⊥⊥首⊥发!
只要再接再厉,平定了白莲教之乱,一切又会回归正轨。
作为既得利益者,朝廷既然能够抢救,谁也不想推倒重来。
……
“山东地区的北虏损失惨重,剩下的残余力量,正忙著向北逃窜。
其他地区的北虏,也在撤离中,兵部可有进一步的作战计划?”
永寧帝关心的问道。
哪怕战场上打的一团糟,对兵部他依旧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