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艰难啊!”
见自家人都反对,永寧帝忍不住感嘆道。
经验告诉他,所有人都反对的事,肯定干不成。
“陛下,参考歷史经验。
白莲教这种宗教叛军,一旦取得了优势,高层就会迅速走向墮落。
拖的时间越长,就对朝廷越有利。
贼首就算胸怀大志,也不能保证底下人,都和他一样拥有大志。
南京的世界,最容易消磨人的斗志。
且让叛军將领享受几个月,到时候十分的战斗力,顶多发挥四五分。”
万俊辉开口安慰道。
看得出来,读史书他说用了心的。
这种不起眼的冷门规律,都被他找了出来。
南京城確实容易腐化人心,歷史上建都南京的王朝,就没有一个命长的。
不过现在说出来,也就安抚一下人心。
腐化的速度快,那也是需要时间的。不至於短短几个月,就能从內部摧毁一个政权。
战爭时期,讲究兵贵神速。
封侯仪式结束后的第三天,李牧带著队伍踏上了归途。
相比来的时候,一起结伴而行,还有自家叔父和岳父。
大家任职的地方都在南边,正好能够顺路。
幸好他抵御住了诱惑,没有被美色腐蚀。真要是纳了几房小妾,带著一起南下,那画面简直不敢想像。
六月份的天气,就是地狱副本。不光热的像是一个大火炉,海上的风浪还大。
怕死的李牧,果断下令沿海航行,不去抢那点儿时间。
发现天气不对,立即靠岸躲避风浪,主打就是稳健。
“侯爷,最近这些日子,军中將领频繁拜访—
不等武大个说完,李牧就挥手打断道:“此事我是知道的,隨便他们去吧!”
南下平叛,不能没有军队班底。
京营的部队,前面就遭到了重创,无力参加南下平叛。
成国公和镇远侯南下赴任,都只是带了一些家族私军。那点儿力量,自然是远远不够。
地方官军的战斗力又指望不上,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朝著李牧的部队挥舞锄头。
对勛贵一系將领的流动,李牧並不在意。
事先沟通的时候,他就做出承诺要分別支援五千大军。现在的挖角行动,本就是约定內容的一部分。
自己答应的事情,自然犯不著生气。有人自愿离开,正好清除不稳定份子。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大虞朝又不缺人,出现的缺额让人补上即可。
新兵在营中训练几个月时间,拉到战场上打几丈,活下来的就成了老兵。
真相说出来,確实残酷了点儿,不过这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