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的天下,是封建士大夫的天下。
在场的一眾官员,都是天下士大夫的代表。
同样的操作,绝不允许出现第二次。
事实上,就算想抄家,其实也没得抄。
南方几个省都被打烂了,世家大族被叛军洗劫了一遍,大量的財富分散到了叛军士卒手中。
官军剿灭叛军的过程中,財富同样在发生转移。
缴获的战利品不多,参战的官兵,却是跟著发了一笔。
这些是人家在战场上拼命获得的,朝廷不可能去收缴。
“陛下,前线的奏摺除了报捷之外,就是向朝廷要钱。
湖广被战爭打烂了,短时间內收不起来税收。
可是参战的有功之臣需要奖赏,阵亡的士卒需要抚恤,新收復州府的战后重建,都是需要钱的。
累计起来,大约出现了五百万两的缺口。
加上前期的拖欠的军费,朝廷欠下的物资和粮餉,折合纹银超过一千万两。
几位总督都在卖力筹钱,依旧是杯水车薪。
如果解决不了钱粮问题,东南后续的平乱进度,怕是只能放缓。
蜀地的情况更加糟糕,大量的州府落入叛军之手,就连成都府都遭到了围困。
徐阁老上奏向朝廷求援,原本是准备派秦军入蜀的,可惜最近关中也不太平,大军不敢轻动。”
兵部尚书万宇轩当即拋出了难题。
在平乱的问题上,他可以自豪的说,自己绝对没有私心。
恶化的局势,让兵部上下度日如年。
以往的各种冰炭孝敬,现在直接消失了七成。
地方將领忙著作战,没有功夫进京述职,自然不会有孝敬。
朝廷財政恶化,划拨给各地的军费也在减少。
儘管他们提高了抽成,可架不住总额下降速度更快,过手分润的收益,只能被动跟著减少。
看似在战爭时期,兵部手中的权力增大,实际上大家的收入不增反降。
仅仅只是损失钱財也就罢了,关键是他们还要为战爭失败负责。
监管责任不大,可架不住战场上老是输。
兵部尚书都经常受到斥责,下面的小弟日子也別想好过。
政绩没捞到,皇帝的训斥,內阁的申斥,倒是挨了不少。
这些都是政治污点,提拔任用的时候要考虑,会严重影响大家的仕途。
“怎么会这么多?”
永寧帝大惊失色道。
战爭耗钱他是知道的,可一下子了这么多,还是超乎了他的预料。
大虞朝巔峰时期,財政收入折合纹银,也就两三千万两。
受战爭影响,朝廷去年收入国库的钱粮布匹,全部折算下来也就一千多万两。
这其中还有粮价上涨,带来的帐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