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初期,更是肝胆相照。
一直到白莲圣国建立之后,因为各自的利益,才逐步分道扬鑣。
“陛下,节哀!”
群臣齐声劝说道。
一些楚王旧部,眼泪更是哗啦啦的流了下来。
卫嘉瑞死了,现在他们不用担心皇帝猜忌他们心向旧主。
皇帝都带头表演,大家现在表现的越是深情,越能证明自己的忠义。
背楚投吴的心理障碍,此时也隨风消散。
“礼部,按照王侯之礼,给楚王治丧。
先立一个衣冠冢,等到迎回了楚王遗体后,再进行下葬。
责令宫人准备好祭品,朕要亲自祭奠卫兄。”
傅皓轩当即下令道。
给死人礼遇,就是对活人的尊重。
大战在即,需要团结人心。
刚刚收编的楚王旧部,必须要给稳住了,不然后续的仗没法打。
“臣遵旨!”
礼部尚书胡宇哲当即回应道。
儘管他这种传统士大夫,对卫嘉瑞这种反贼头子没有任何好感,可到了义军队伍中混,就必须强行改变观念。
皇帝既然开了口,那么一应礼仪,半点儿也不能疏忽。
“陛下,偽朝正在厉兵秣马,秋收之后大战必然爆发。
我朝的准备,尚且不充分。
一旦打了起来,怕是会吃不小的亏。”
兵部尚书范修文忧心忡忡的奏报导。
吴国在继承楚国遗產的同时,自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
参加武昌会战的十万大军,就被官军给打残了,倖存者不过十之一二。
后面尹牧风靠收拢楚军溃兵,加上拿民夫充数,才勉强凑满了编制。
为了大局著想,傅皓轩选择了假装没看见。
这种事情,糊弄自己没问题。
拿出去糊弄敌人,那就要出大事。
收编过来的楚军,除了人数眾多外,真实战斗力其实不怎么样。
主要是军心士气被官军打没了,纵使休整了几个月,依旧没有恢復过来。
带著这样的部队上战场,想要击败官军,难度实在是太大。
“范爱卿说的不错,我们的准备確实不够充分。
诸位爱卿,可有破敌妙策?”
傅皓轩开口询问道。
不同於以往的大战,这一次事关吴国生死存亡,他们根本输不起。
“陛下,官军也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可以利用敌人的內部矛盾。
李牧那贼子立下了的战功太多,其他虞军將领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