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众人落座,仁慧太后便看向周宜妃。
“明宣近来如何?太医院上禀,说明宣已经大好,如今已不需要日日汤药了。”
周宜妃便起身道:“谢太后娘娘关心,明宣身体康健,全赖太后娘娘的仁慈关怀。”
仁慧太后满意笑了一下,显得很是欢喜。
“明宣身体大好,是国朝之幸,待冬至日宫宴,可要好好带他出来,也好让满朝文武瞧瞧咱们聪慧俊俏的大皇子。”
景华琰子嗣单薄,一共只得两个孩儿。
大公主聪明可爱,很得长辈们喜欢,唯独大皇子身体单薄,至今已经快周岁,依旧无法出宫见人。
如今可算大好,也解了仁慧太后的心病。
这边说着动听的话语,其他妃嫔皆面上带笑,姜云冉余光瞥见,在众人面上瞧不出任何端倪。
冬日天气寒冷,玉京位于大楚北方,花卉树木皆难以成活。
即便是耐寒的植物,到了冬日,大抵也落叶干枯,满城凋敝。
倒是这寿康宫中,有御花园精心蕴养的花卉,数盆火鹤放在凤椅之后,衬得满室鲜亮。
宫妃们风姿各异,美丽非常,端坐在一起,仿佛天仙下凡图,靓丽了整个百花厅。
一边的仙鹤炉幽幽燃着香,姜云冉嗅了嗅,猜测应是檀香。
就在她仔细观察时,仁慧太后已经关心过吴端嫔了。
自从王庶人被贬入广寒宫,吴端嫔就少出外走动,时隔一月,这还是姜云冉第一次见她。
因着七个月的月份,她人瞧着比之前还要丰腴一些,不过面容上少了几分天真和喜悦,多了几分愁苦。
这些年来,她几乎跟王庶人相依为命,两个人一路携手,度过了最难熬的四年光景。
如今王庶人忽然出事,她身边少了好友,心情自然颇受影响。
尤其她有孕在身,本就容易忧思过重,因此显得就格外惆怅。
仁慧太后也发现了这一点,她细心叮嘱:“汤姑姑,吴端嫔年轻,不经事,这一胎又是头胎,你一定要精心一些,哀家希望吴端嫔和小皇嗣都平平安安。”
汤姑姑面色一凛,道:“是。”
说着,仁慧太后又看向吴端嫔:“王庶人的事,你也别往心里去,这宫里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她如今尚且好好活着,便已经是皇帝开恩。”
“你得多顾念你自己。”
吴端嫔被仁慧太后这样一说,当即便泪盈于睫,她抿了一下嘴唇,最终道:“多谢太后娘娘关怀,臣妾明白。”
说了这几句,太后见众人面色平静,便道:“今日天冷,见你们各自安好,哀家心中甚慰。”
“若无其他事由,今日请安便就散了吧。”
就在这时,一道温柔的嗓音响起:“太后娘娘,臣妾有事奏报。”
第80章还有大皇子在。【三更】
开口的是梅昭仪。
她生得文雅别致,今日恰好穿了一身素紫大袖衫,更衬得她儒雅端方。
梅昭仪同样出身书香门第,梅氏一族虽不及姚氏显赫,却依旧官及朝野,是文官中的中流砥柱。
无论何时见梅昭仪,她都是这一派温文模样,似乎从来都不会生气。
如今的梅氏,是被景华琰慢慢一手托举而出,同样是为了拆分党争团伙。
既然各自为营,相互攻讦,那就让前朝越乱越好。
徐氏、慕容氏、司徒氏、阮氏、梅氏乃至吴氏,都在这几载中被委以重任。
前朝后宫息息相关,景华琰通过几次三番的提拔恩赏,已经逐渐打破了文武党争,也慢慢挖空了姚氏的权柄。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很多时候,他甚至不用表态,几有人为了权利打得头破血流。
如今宫中事务繁杂,姚贵妃分身乏术,便请仁慧太后下懿旨,命梅昭仪和慕容婕妤一起协理后宫事。
宫中三局两监,姚贵妃管尚宫局,梅昭仪管典物局,慕容婕妤管织造局,一月下来,宫事井井有条,仁慧太后颇为满意,已经夸奖过三人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