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代,笔杆子永远比枪杆子有话语权。
地区报社的牌子大,影响力更大。
完成了免费向县城中小学捐赠桌椅板凳,请地区报社派两名记者在这件事情上多做做文章,多宣传宣传。
面子里子,全都送到县里。
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会在宣传面前烟消云散。
将车子停在饭店外边,王川进去吃饭。
距离国营饭店不远处,几名小年轻飞也似的跑回据点。
“大军哥,王川。。。。。。王川出现了!!!”
气喘吁吁地向大军汇报,王川一个人出现在公社。
现在正在吃饭,估计过一会就要离开公社。
“大军哥,你们赶紧动手,记住了,只打半死,千万别把王川弄死了。”
留在大军家里养伤的张大壮,不失时机地提醒大军下手留有分寸。
姚薇再三叮嘱张大壮,千万别把王川弄死。
大军一伙人下手黑。
打到要命的位置,王川非死不可。
“老子又不是三岁小儿,不用你提醒,安心养你的伤,我们的事情你少管!”
大军很不高兴被张大壮提醒。
训了张大壮几句,召集手下准备打王川的黑棍。
按照原计划。
众人原定夜晚袭击王川。
黑灯瞎火,就算没有藏头遮面,王川也看不清是谁打他。
只是如何能让王川三更半夜,一个人出现在外头。
成了众人绕不开的大问题。
王川同样不是三岁小孩。
不可能无缘无故不可能,黑灯瞎火地大半夜出门。
没等大军想出办法,王川突然出现在公社。
该动手就动手,不能再犹豫了。
大不了每个人戴上口罩,用狗皮帽子把脸遮得严严实实。
殴打王川的时候不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