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照月一直是个心宽的人。
她只在意当下,在意今天的天气好不好,她过得快不快乐。
至于未来,她懒得思考。
即使是父亲被贬官,举家从淮京到荔山,江照月也觉得无所谓。
换个地方、换个方式生活而已。况且淮京的规矩这么多,她也不喜欢。
江照月在荔山适应得很快。父亲终日醉酒,并不管事,她就每天跑出去玩,上山下河,完全没有官家小姐的样子。
江照月唯一的烦恼,就是和江令真的关系。
江照月觉得妹妹很有意思,但又很奇怪。她想接近妹妹,但她又和妹妹成不了朋友。
不过也没关系,江照月能找到别的朋友。
十一岁这年,江照月初潮,身体不适,前往回春堂看病。
回春堂的主人姓袁,大家都管他叫十一大夫。
那天医馆的人很多,十一大夫忙不过来,他的女儿袁芝看见江照月肚子疼痛难忍,便前去为她取来热水和自制的草药,替她缓解一二。
袁芝和江照月年纪相仿,二人就此结识。袁芝从小就在医馆里帮忙,熟读医术,她未来想要成为一位救助他人的医师。
后来有一回,袁芝行医,被同行找人诬告她乱用药致使病人伤亡,还进了大牢。江照月急得不行,去求父亲帮忙,又四处奔走,这才救出了她。
在这个过程里,江照月又认识了同样想要救人的袁吕庆——他是袁芝的堂哥。
此事结束,她和他也成了朋友。
而少年人之间的情愫总是说不清道不明,又来势汹汹。
江照月喜欢袁吕庆的一切。他乐观、勇敢、富有爱心、不畏困难。
袁吕庆爱上江照月的独特。她直率、天真、活得自在、永怀希冀。
他们在月下定情,向彼此立誓,做芦苇磐石,做比翼鸳鸯,永生永世不分离。
可惜世间好物不坚牢,誓言是最容易破碎的事情。
江照月的父亲江恪不同意他们之间的婚事。当时调任江恪回淮京的圣旨已经传下来,江恪愈发觉得袁吕庆出身贫苦,不过是医馆里帮忙的小厮,怎么配娶他的女儿?
袁吕庆决心挣功绩。他辞别江照月,参军,去往更南方——那里匪患最为猖獗,几乎自立为王。
袁吕庆走后不久,江照月也跟随家人,向北回淮京。袁芝希望去淮京精进技艺,于是作为江照月的医师也进了京。
到了淮京,江照月给袁吕庆写信,可是从来收不到回信。战事已起,家书只能湮灭于烽火中。
她焦急又忐忑地度过了一段时光。
更麻烦的事情发生了。
当时袁芝在淮京很快就在一间医馆内找到了活计。
江照月有一日去看望她。
袁芝却瞧出她面色不好,给她把脉检查,接着吃惊地告诉江照月——她已有孕一月。
这怎么办呢?江照月不知所措。
若是未婚生子,她会被逐出家门。孤身一人,她如何有钱财和时间养育孩子?
她失魂落魄地抱着袁芝给她的堕胎药,回到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