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薛明珠和姜梨早早便来到了花圃。自从姜梨的花圃建好后,牛头山的张汉见姜梨性格温和,对下人也宽厚,干脆带着娘子到花圃来做了花匠。年前,姜梨出手便给了他五两银子,除去工钱,这些银子便净落下来。这比自己种花卖不知强了多少。因此今年过年,姜梨特意放了匠人十日回去过年,张汉说花圃里的芍药离不得人,自愿留在了花圃。留在花圃的还有专门负责接花芽的陈老伯和暖房看火匠人。几人看到大过年的姜梨都不歇着往花圃来,只觉得这小姑娘日后定然成器,跟着这样的东家真是福气。等张娘子听说是有夫人要过来在这里办雅集,便叫上张汉去剪花枝。倒是一点都不用姜梨操心。下面有得力的帮手,姜梨自然轻松了不少。今日席面的菜是夷姑一早带着落英去买好了的,茶水由夏缃负责也出不了错,锦儿还专门调了点淡雅的香增添气氛。薛明珠和姜梨便只需要负责招呼客人就好。趁着王夫人她们还没有来,姜梨带着薛明珠在主院转了一圈,“阿娘,东边这屋子是给你留着的,你若是在城里呆的烦了,想要散散心,到这里住几日正好。”少女眉目清婉,薛明珠恍惚觉得女儿还是那个女儿,但举手投足之间沉稳大气,和以往那个女儿很不同了。她牵着薛明珠往屋里走,一直走到最里面的净房。薛明珠愣住了。这间净房和外面的寝屋差不多大,里面竟是一方小巧的暖池。池子用青石砌成,池边铺着厚厚的地垫,免得踩着凉;周围摆着几盆水仙,花瓣上沾着水汽,愈发水灵;屋顶挂着双层厚棉帘,帘边坠铅条压角,就是吹风也不会掀起来,。角落里还放着个木架,专门用来挂衣衫。“这是专门为阿娘建的,烧上炭火一年四季都是暖暖的。”姜梨侧着头俏皮的望着母亲,“阿娘喜不:()恰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