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负舟下意识回答,“有。”
傅见昀启动发动机,态度十分自然,语气轻快道:
“等我去找你。”
留下这一句,电话挂断,叶负舟甚至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来找他?
傅见昀心情很好,
一天前她还在为未知的情绪波动而苦恼,她和叶负舟并不熟悉,却一次次被他影响,她被某种“病”控制着,焦躁又不安。
现在突然知道两个人竟然是青梅竹马,
他们那么小就认识,又有相似的人生境况,最后又走到一起,想来关系应该非常亲密。
那应该是一段细水流长的感情,平平淡淡却能相互扶持。
傅见昀成功说服自己。
她对叶负舟产生什么冲动都是正常的,她借他找回情绪也合情合理。
剧组搭建的场地很偏,取景一处已经荒废多年的乡村小学。
学校背靠大山,盘山土路荒废多年,曾经有一代人用脚步丈量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从背着书包的稚童到耄耋之年佝偻的背影。
一代代人走出去,在远方扎根,再也没有回来,乡村小学凑不齐一个班的学生,面临关闭。
就在这些年幼的学生即将沿着父母辈的脚步,早早辍学去大城市打工时,市里来了几名刚刚大学毕业的教师。
这是叶负舟电影的背景。
一部和政府合作的公益片,讲述二十一世纪乡村学校的困境,
傅见昀捐钱建了数所学校,作为优秀企业家代表,在这部电影里,编剧特意写了一个人物向她表示感谢,所以她看过部分剧本。
昨天来没有上山,野外环境清幽颇具野趣,没想到翻过那座山,这边的环境这么简陋。
傅见昀没说她来做什么,也没说她什么时候来。
叶负舟后面讲戏便有些心不在焉,
偏偏凯越非要撞枪口,多次找不到状态。
这段戏前几天叶负舟还在医院时就和他分析过,
女主是市里新调来的老师,名牌大学毕业,为了理想和责任来到乡下支教,
男主则是只有初中学历的留守乡村教师,
早早辍学打工,父母年迈后又回乡照顾父母,
他发现村里的孩子很少,他们没有学上,在家做几年零活,结婚生子,然后外出打工。
像他一样一辈子浑浑噩噩,
男主出去过,所以知道外面的孩子在接受怎样的教育,于是拿起书本,把这间学校又开了起来。
几年后政策看到了他们,于是真正的老师来到了这片土地。
叶负舟不厌其烦的给凯越分析,
“你的情绪不要那么外露,剧情里,感情是他们放在最后一位的东西,比起爱人,他们更应该是战友。”
“感情变化一共有三个阶段,起初女主广博的学识和谈吐让男主自卑,他怀疑自己,自我厌弃,甚至是嫉妒。”
“工作发生冲突,女主主动找男主谈心,了解当地情况,学习他的教育方式,男主的感情变为欣赏,在她的带动下接纳自己。”
傅见昀打开车门,远远就听见叶负舟的声音,和电话里的声音不一样。
饱含着一种很深的情绪,嗓音带着干涸的嘶哑,却每一个字都有力量。
通过几句话构建出剧情场景,带着演员投入进去。
“期间所有的情感都是内敛的,不会表现出来,他甚至会故意保持距离,没有让任何人发现。”
“这场车祸剧情,是全剧唯一的情绪外露,所有人都在为女主受伤难过担忧,他只有借着这些人的遮掩,才会把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