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光这些两脚羊!”
当刁莽、马元超和周瑶尽起兵马增援时,守城的鞑子表现得相当激进。
十万守军只留三万,其他兵马全都出城,追向赵家军。
而且追击得还很有章法。
整体呈镰刀状,锋刃恶狠狠地砍向赵家军。
上来便是以命搏命的架势,给赵家军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他奶奶的!”
刁莽略作观察后,便一针见血道:“他们这是吃一堑长一智,提前专门演练过这种战法啊!兄弟们,都给老子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不要被他们给拖住,快冲!”
“夫君……”
周瑶望向北方,只觉血气冲天,真的很担心。
自从披挂上阵以来,她从来没有这么心慌过,感觉二十多万鞑子似乎瞬间发生了质变。
无论是士气、战力,还是配合,都堪称鞑子最强。
最为要命的是,他们对赵家军特别了解。
追击的时候灵活多变,还总是在小范围内制造以众打寡的局面。
两打一、三打一、四打二、六打三……
这种情况到处都是。
单兵悍不畏死,团战又那么务实,还不贪功,不冒进,协同推进……
这已经不是太稀奇了。
而是自打赵家军和鞑子交锋以来,头一次遇到。
赵家军不太适应。
周瑶亦是如此。
不能说鞑子开始用脑子打仗了。
他们这俨然是充分汲取了以前对战赵家军时的经验教训,又结合自身的软肋,彻底做出了改变。
守城的主将必然是个大熟人!
“特娘的,这些怯薛军改性了?”
赵安已经带着两万多兵马连突三回了,还是没能突破五万怯薛军的围攻。
他们仿佛构筑了一个巨大的金钟罩,死死地将他困在其中。
他往哪里突,他们就会往哪个方向移动。
一直以来,鞑子都是以冲锋见长。
怯薛军更是如此。
先前和赤尔乎大战,那厮率领的五万怯薛军还能兼顾防守,在鞑子兵马中,显然算是另类了。
但这五万怯薛军防守做得更好,甚至完全不输他早期在西北组建的赵家军。
那些赵家军历经众多防御战,对于如何防守,很有心得。
也成功让鞑子不再攻打西北十二卫,尤其是西州卫和赵家屯。
鞑子至今提到那里,估计依然很头疼。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怯薛军在防守这一块,必然是下了苦功夫的。
他们本就擅长冲锋,一旦把人困住,又有其他兵马能够拖住援军,即便是赵安亲自率领的赵家军,也会很危险。
看得出来,鞑子在上都布下了一张很大的网。
很有可能多次演练过。
不然刁莽等人不可能到现在还没有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