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气候渐好,京畿地区的收成应该足以温饱才对,可眼前的景象……四皇子的战乱准备,竟让百姓活得比从前还不如。
她刚想吩咐轿旁的青竹,将自己袖中备着的几块点心给这可怜的母子。
轿旁一名凶神恶煞的侍卫早已按捺不住,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刀,刀锋直指妇人。
“哪里来的疯叫花子,敢冲撞花大人的大喜轿辇,找死!”
话音未落,他竟真的挥刀,狠狠刺向地上紧紧护着孩子的妇人。
穆莺莺隔着轿帘,失声惊叫:
“住手!”
在刀锋在离妇人颈侧毫厘之处,硬生生停住。
穆莺莺强压怒火:
“今日是我与花大人大喜之日,不宜见血。青竹,给她些银钱,打发走便是。”
青竹连忙应声上前,从荷包里掏出几块碎银子塞到妇人手中。
妇人千恩万谢,抱着孩子踉跄着消失在破败的巷子里。
青竹回到轿旁,脸色却有些异样。
她趁着轿夫换肩的瞬间,飞快地将一个东西从轿帘缝隙塞了进去。
“穆姑娘,刚才那妇人趁我塞银子时,把这个塞到我袖子里了。她饿成那样,怀里却藏着这个,太奇怪了……”
穆莺莺低头,手中是一个被攥得发硬的杂粮馒头。
她心中一动,用力掰开馒头,里面赫然藏着一张卷得极细的纸条。
她迅速展开纸条,上面只有八个熟悉无比的字:
‘见机行事,不可轻信。’
正是三皇子萧纪时的笔迹。
一股热血瞬间冲上穆莺莺的头顶,心脏狂跳,他果然有安排。
只是不可轻信又是什么意思,但得知他在外面,没有放弃,便松了一口气。
花轿在清远阁的正门前停下。
花淞早已等候在台阶之上。
他身着大红蟒袍,金冠束发,面如冠玉,在阳光下显得丰神俊朗,嘴角噙着一抹志得意满的笑容。
青竹连忙替穆莺莺放下轿帘,整理好盖头,才扶着她缓缓下轿。
穆莺莺的眼前只剩下一片刺目的红。
花淞走上前,按照习俗,用手中的玉骨折扇,在轿门上象征性地轻敲了三下。
周围的宾客和依附四皇子的权贵同党们,立刻爆发出巨大的喝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