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之复杂难测,犹如幽潭千尺;人性之变幻无常,更似浮云蔽月。今日之忠,安知非明日之奸?今日之贤,安知非明日之佞。”
“至于嫡长子”
“若他连东宫之位都坐不稳,那便是他无能,是他技不如人,怨不得旁人。”
“诚然,若陛下子嗣中果有德才卓绝之人,如皓月当空,一光独耀,令群星失色,则破格立贤,亦在情理之中。”
“然而,若真有此等麟凤之姿,陛下又何至于踌躇不决,左右为难若此?”
“陛下,趁尚可试错之时,当以果决为要。”
“您是表嫂的独子,承袭表嫂骨子深处的仁善和底线,也该在那些年的耳濡目染下习得当断则断。”
“贫道自知方才所言多有冒犯,实乃僭越之举。然字字句句皆是肺腑之言,绝无半点私心杂念掺杂其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他一把年纪了,上无高堂奉养,下无儿孙绕膝。
世人汲汲营求的权势地位,于他不过如过眼云烟。
正因如此他才能在元和帝面前直言进谏,毫无顾忌。
他深知,元和帝绝不会对他起疑心。
“老道长。”元和帝神色舒展,释然一笑,似是心中有了决断:“母后曾言,道长乃可信之人。”
“母后慧眼如炬,从未有失。”
甚至,母后曾与父皇闲谈时不经意提及,若非她执意逆天改命,执意要那真相大白于天下讨个公道,这锦绣山河,原该是秦老道长的囊中之物。
可信之人?
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的秦老道长一怔。
他是可信之人。
他是可信之人!
真好。
“她的判断,不会有误的。”
“陛下拭目以待。”
元和帝缓缓起身,朝秦老道长深深一揖:“老道长心系社稷安危,万望珍重己身。”
“虽说肃清谋逆乱党乃当务之急,然老道长的安危,于朕心中更重千钧。“
元和帝起身,朝着秦老道长作揖:“万望老道长保重己身。”
“虽说将那些谋逆作乱之徒一网打尽至关重要,但老道长的安危更是容不得半点闪失。”
秦老道长:“陛下如此礼遇,还真是折煞老道了。”
这才是真正的表里如一的仁君。
二十七载了……
老道长望着帝王眼角细纹,看他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天子,到如今眉宇间渐染风霜,唯独那份仁厚之心,没有一丝一毫的减损。
罢了……
不够杀伐果断就不够吧。
自有忠勇之士,前赴后继地为心怀天下万民的仁君披荆斩棘、赴汤蹈火。
仁德治世,并无不好。
:()妄折春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