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相互拉扯出来的结果倒是不错,小程序在公司内部内测试用期间获得了一水儿好评,甚至有人暴言,要是我看的小说网站也能有这个水平——
扯远了,总之原心小程序正常运行,就是里面的周边种类还并不多,这些肯定是要随着节目播出慢慢填补的,倒也不急于一时。
现在小程序里上架的只有两种品类,一种是练习生们的首版公式照光致典藏卡,一张小卡里包括自拍官拍两种卡面,在室内是笑眯眯的正脸公式照,拿到室外半分钟就能完全变成另外一张卡。
这套小卡第一次按照原晓的要求从工厂送到公司来的时候,连杨澄她们都忍不住想要收藏一套。
另一种是40cm娃的预售,二十五个人都单独做了Q版形象打版,前一百名下单还送海报。
虽然有全新可在节目播出期间不限量购买的新技术新卡面,但前三公的限定场周就这么说绝版就绝版了,只见商品评论区一片哀嚎,大喊原心有钱不赚有韭菜不割,可谓公司中的良心傻子。
这评价对原晓来说也不知道算是好还是坏,连系统都很是苦恼了一下这种评价能不能算进她的人气值里,或者不如另开一个叫气人值更合适点。
原晓当然不是傻子,良心有,但还不至于傻白甜到有钱不挣,这小卡看似只是周边,其实还寄托着她打造原心家族粉丝群体的算计。
一方面,公演场周限定数量限定卡面,不再二贩,就是在人为促成贵卡,只要节目和练习生们不翻车,限定小卡的卡价就不会跳水,不管入了周边坑的粉丝是出于收集还是炒卡的目的,都能加速粉丝经济的形成和绑定。
墙头嘛,勾引着勾引着没准儿就成了本命了。
另一方面,典藏卡整套出售,原晓当然乐于见到团粉整套入手,但如果二十五个人还是太多,粉丝们买股选担,私下出卡换卡形成稳定的二级市场,她同样喜闻乐见。
说是这么说,实操起来也不容易,原晓靠着两个世界的经验在*周边审美上高瞻远瞩,但处于长远考虑,也不能一下放出太多。
还有什么办法是又便宜又能起到营销的作用的呢?
原晓摘掉眼罩,目光从电脑开始漫无目的的扫过整个干净明亮的办公室,最后落在上次拿回来的单反上。
全画幅,旗舰机,镜头短焦长焦一应俱全,轻微使用痕迹,要不还是……
美貌才是爱豆的第一生产力啊。
原心家族好像还没有团站呢。
她内心有点儿蠢蠢欲动。
从原晓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下去,正好能看见门前零星的聚集的人。
是粉丝和站姐,原本只有公司里谁忽然大爆才会有的待遇,现在这帮还没出道的练习生也享受到了。
公司地点固定且知名就这点好,想打卡随时。
原心的歌手部和演员部的签约艺人像顾老师那么糊的属实少见——当然顾老师也不能说是作为艺人来的原心,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艺人的大家都很忙,来公司的时间并不多,粉丝打卡更像是刮彩票。
练习生就不同了。
凡是看完了《偶像未命名》的,都知道练习生们常年呆在原心大楼14层,掉落概率大大提升,这不就有行动力强的粉丝立刻到位了。
现在还是暑假,等过段时间开学,在上学放学的时间点等着,几乎是一逮一个准。
原晓之前也蹲过线下。
讲真,很累。
且不说等待的时间永远要远远超过短暂的见面,拥挤的现场不好惹的同担小团体还有沉重的设备混乱的人群,每一条缺点都是原晓超级不能忍的。
要不说爱豆为什么要把媚粉这件事当做一件正事来做,实在是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再伟大的热情也会被消磨。
这也是为什么原晓从前致力于发掘优秀糊糊的原因——至少以上缺点还能减少两条。
不过现在回想,她那些追星经历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部分,同样来自真诚的爱豆本人和温柔友善的同担,爱是付出,也是回报。
只要体验过一次超级舒适的追星体验,就足够追星女再坚持个十次八次的了。
原晓转回桌前,拿起手机给公司办公室打了个电话,找人采买了一些水和冰饮给下面的打卡粉丝送过去,然后顺便跟商店沟通,以后就在原心门口的空地上设置补给点,安排人定期来补货。
相比起邀买人心,原晓更在乎这样大热的暑天,可千万不要有人等的中暑了才好,相比起社会新闻,她还是更喜欢上娱乐新闻板块。
原晓很接受她现在的身份转变,还不至于跑到粉丝中间去混充站姐,她现在想拍谁可太方便了,甚至可以要求本人配合。
她倒也没真这么干,不过去看练习生们训练情况的时候,顺手拍几张照片,也太正常了对吧。
原晓如果在微博里开个私人站子发她相机里的那些照片,多半会被喷她私生的评论喷到社会性死亡,所以她开的是官方团站,也算抢了运营的活。
但她觉得,她需要这个活。
穿越也有大半年,原晓做的每一件事可以说都目的性非常强,得为公司上下的时间成本和投资负责,得计算每件事情的回报率,追星原本是她生活的调剂,现在都快变成苦恼源泉了。
忙里偷闲用办公室电脑修修图,选片,裁剪,反复调色尝试,这些事情反而使她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