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 第238章 目光天竺(第2页)

第238章 目光天竺(第2页)

众人对李乾的脾性都很熟悉,见他如此行事,必有大计。想到此处,无不振奋。

“走,咱们这就去探望监军,看他谋划何等大事。”众人心意相通,就要前往李乾营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圣旨到!”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有人高声呼喊。

“陛下的旨意到了?”哥舒翰等人一直在等候李隆基的旨意。

吐蕃虽灭,但如何处置尚需圣裁。若无皇帝旨意,哥舒翰等人难以真正施为。

一队唐军旋风般驰至,翻身下马,向哥舒翰行礼,呈上圣旨。

哥舒翰一把接过,三两下展开细读。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平西等人也伸长脖子,一同观看。

“这”众人看完,面面相觑,一时无语。

本以为朝廷已有处置吐蕃的定策,不料旨意含糊其辞。唯一明确之处,就是设立吐蕃都护府,命哥舒翰主军务,李白主政务,王维辅佐李白。

圣旨中对如何治理吐蕃一事含糊其辞,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分封制,二是推行郡县制。两种方案的利弊都写得明明白白,要征询他们的意见。

“走,去找监军!”哥舒翰当机立断,带着众人直奔李乾的营帐。

一进帐内,众人都吃了一惊。

只见李乾的营帐里摆满了各种地图典籍,还有几个吐蕃人正在恭敬地回答李乾的问题。这些吐蕃人态度极为配合,对李乾的询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敢有丝毫隐瞒。

李乾挥挥手,几个吐蕃人施礼退下。

“有什么事?”李乾伸了个懒腰问道。

“你自己看吧,这是陛下的圣旨。”哥舒翰将圣旨递过去,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平西也各自落座。

李乾接过圣旨,仔细阅读后问道:“两种治理方案各有利弊,你们觉得哪种更好?”

“两种方案确实各有所长,很难说哪种更合适。”哥舒翰沉吟道,“分封制虽然容易生乱,但适合眼下形势。大唐即将与大食决战,需要大量钱粮,能省则省。待与大食之战结束后,有了充足财力,再推行郡县制也不迟。”

“这么说,你是赞成分封制了?”李乾眉头一挑。

“只是权宜之计罢了。不过,我其实更赞同丞相的建议,推行郡县制最为稳妥,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哥舒翰眉头紧锁,显得难以抉择。

“太白兄怎么看?”李乾转向李白问道。

“唉!”李白长叹一声,“李林甫这奸贼虽然可恨,但我不得不承认,此人确有雄才大略,看得深远。推行郡县制确实是上策。”

李白空有报国之志却不得其门而入,与李林甫有很大关系,因此对他恨之入骨。但此刻也不得不承认,李林甫确实是治国奇才,他提出的郡县制能从根本上解决吐蕃问题,杜绝后患。

“我也赞成丞相的方案。”郭子仪和李光弼异口同声地表态。

“至于我嘛,对这种事从来没什么高见,不敢妄加评论。”李平西挠着头说,“不过监军说哪种好,我就支持哪种。”

“滑头!”众人心知肚明,李平西确实不擅长这类决策,他的长处在于驰骋疆场。好在他还算聪明,出于对李乾的信任,选择唯李乾马首是瞻。

“监军,你的意见呢?”哥舒翰注视着李乾问道。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乾身上,等待他的高见。

“这两种方案,归根结底都是钱的问题。”李乾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分析道,“分封制确实省钱,朝廷只需每年赏赐些财物即可,缺点是虽无大乱但小乱不断。郡县制能从根本上杜绝叛乱,但耗费太大,吐蕃太穷,难以承担这个负担,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急性子的李平西忍不住问道:“监军说了这么多,到底哪种更好?”

“只要解决了钱粮问题,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李乾微微一笑,“我们的眼光可以放得更远些,不必局限于吐蕃。其实我们身边就有一个大宝藏。”

“宝藏?”

“在哪里?”

“这里!”李乾取过一张地图摊开,右手重重拍在上面。

“天竺!”众人异口同声地惊呼。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