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混血儿,但他可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从小在中国长大,吃中国米,受中国的教育,琼南大学的日日夜夜,以及在中国的亲人,才是他脑海中最深刻的记忆。当初如果不是组织需要,他是不会来美国,扮演一个美国人的。当然,现在美国的所有人,都以为这个低调的混血儿,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国人。
现在,他是中国在美国情报组织中,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在美国的情报机构,是分成几条线的,彼此互不联系,互不干涉,互不知道成员。有负责军事情报的机构,有负责科技情报的机构,也有负责经济事务的机构。
在先锋集团的旗下,有着美国现在最时髦最新兴的几个著名品牌:经营连锁超级市场的沃尔玛、连锁会员制仓储式量贩店开市客(Costco)、折扣零售商店Target、汉堡连锁餐厅麦当劳、炸鸡连锁餐厅肯德基等。
每次看到这些名字,陈耀星往往就想起总书记李思华,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初所有这些企业的经营业务、商业模式、连锁模式、服务模式等,都是总书记亲自策划的,甚至连这些企业和品牌的名字,都是总书记亲自想出来的(除了麦当劳是收购的)。在他看来,总书记不愧是对美国最了解的人,更是金融和商业上的天才。就连这些企业经营上的一些关键人物,也是总书记提到后,然后先锋专门去高薪聘请的,现在看来,他们的成绩不错。
他知道,现在国内,也有类似这些商业体的变形存在,生意据说也很不错,很多也成为了国内的著名品牌企业。
1938年陈耀星抵达美国后,他和同志们,接收了大约3000万美元的资本。这些资金,从上万个账号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汇聚到一些人的手中,又被募集到先锋资本,然后投资了这些项目,让这些企业逐步地发展了起来。
总书记的策划非常高明,这些品牌的经营,以创新的模式,契合了美国人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的最新发展,得到了美国人的高度认同,生意也就一日千里。这些年,这些项目和企业不断增加资本,先锋的股权比例也逐渐减少,主要是让给了华尔街的其它财团,以构筑企业和项目更好的安全墙。但先锋此时手中股权的总价值,仍然超过了25亿美元。相比17年前,是大几十倍的增长。
而除了先锋以外,组织还有一些其它集团,例如一家名叫黑石的集团,则着重投资美国的制造业和科技产业,黑石当时也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资本,他们更为低调,目前的规模相对于先锋,当然还差得很远,但他们投资的公司之中,也不乏很有前景的企业,例如特灵空调等。
经济组织并不直接对获取经济情报负责。中央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发展好这些项目和企业,然后从中国不断地进口产品,推动中国出口的贸易规模。陈新耀他们,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因为任务本身符合美国公司的逻辑,一点疑点都没有。
中国工业的大规模生产、配套完善以及相对低廉的人工成本,使得中国产品的性价比很高,沃尔玛、开市客和Target这样的美国零售商,大量采购,当然符合资本家的利益,这是最基本的资本主义,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就像黑石集团,他们影响的,也不过是例如对科技企业工厂的选址,对原企业组合新的管理层和技术管理层,然后在招募员工的时候,有人塞进去几个工程师,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拆分、专卖、变更管理层、招募技术人员,哪个资本不是在这样做呢?这可是美国投资基金最擅长的。
所以在陈星耀他们的影响下,中国的产品,开始潮水般地涌入了美国,中美两国政治关系的冷淡,甚至都没有让这种趋势有所变化,都是些日用品,牵涉什么见鬼的国家安全?除了麦卡锡主义最疯狂的时候,有些人来抗议。但是在陈星耀让华尔街的几个基金出面,与麦卡锡的助理沟通了两次后,就再没有人来找麻烦了。
先锋的影响力,已经越过了大西洋。由于此前的成功,先锋基金在美国募集了大量的资本,投入了西欧和西德。而先锋每控制一个项目,或者能影响一个企业,就要求他们大量地从中国进口,替代本地的产品。
这确实让一些欧洲人恼火,但他们毫无办法,美国人的理由是充分的,他娘的我们投资,不就是为了赚钱,又不是为了你们欧洲人的“情怀”和“欧洲文化”,中国的产品性价比最高,公司就能赚更多的钱,而那些欧洲产品又贵又不好,吃饱了撑的,要用我们美国人的资本,去支持这样的垃圾?
即使在南美,现在先锋的影响力也不同凡响,凡是先锋开设的超市或商场,都是当地最安全的,他们与黑帮似乎有默契,总有黑帮帮忙搞定当地的一切事情,而南美的政府,哪一个敢得罪美国的财团?更何况他们都是很低调地赚钱,不介入当地的政治事务。
在先锋以及旗下各企业的关键位置,有少数“华裔”,他们非常低调,不抛头露面,但控制着各企业最关键的权力,尤其是采购和财务。其它相比美国企业有点异样的,大概就是拉丁人的比例高了一些。
先锋旗下的各个企业,从中国采购的价格,相对于中国国内,并不算低,保留的利润是丰厚的。即使这样,中国产品仍然在美国和欧洲等市场上,有着价格优势,而这样,也能保证产品的良好质量,所以中国产品的口碑,开始在欧美市场上变得良好。
美国和欧洲的很多企业模仿先锋旗下企业,到中国直接采货,不过他们也拿不到更低的价格,因为中国对出口产品是总体价格管制的,没有企业或商人,敢于低价售货,他们的资金,全部要经过中国特定银行的结算中心的,低价售货就拿不到钱,更会被严厉处罚,只能是在质量上下功夫。
在新时空的“中国制造”,开始以一种特殊而低调的方式,水银泻地般地渗透到西方的核心市场,并开始以低价优势,逼迫一些本地企业,撤出相关的市场。
中国的外贸,开始累积一定的顺差,但是这些顺差积累的绿纸或者欧洲货币,大部分很快变成了黄金、石油和其它矿产,输送到中国无底洞一般吞噬资源的经济体系中。
新时空的五十年代,“卢卡斯”才是美国的投资之神,至于巴菲特,喔,他今年设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80%的资本(500万美元)来自于先锋集团,而卢卡斯的青睐,和签约承诺不干涉巴菲特们的投资决策,让巴菲特非常激动,他和他的合伙人还能拿到20%的股权,在他看来,这是卢卡斯对他个人能力的高度看重。他决心,一定要把哈撒韦公司发展起来,不能让卢卡斯的青睐,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笑话。
陈星耀自豪地想着,美国不是处于其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吗?不是正以资本主义霸主的身份,渗透渗每一个他可以掌控和影响的市场吗?但是只要美国进展到哪里,中国的产品就会进展到哪里,就让我们这样“双赢”下去吧。即使未来美国禁止进口中国产品,可是习惯了中国高性价比产品的其它国家市场,又如何抵挡中国的产品呢?他的脸上不由露出了冷笑。
不过这个时代的美国,确实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呀。陈新耀站了起来,从高楼的窗户向着远处望去,纽约到处是林立的高楼大厦,已经是傍晚了,华灯初上,到处是璀璨的灯光,街上的汽车穿梭,一派繁荣的景象。
前不久,他才阅读到同志们转来的总书记对于美国的评价,认为美国进入了二三十年的黄金时代周期,这是由于资本家面对社会主义压迫下,不得已的对劳工群众让利,而造成的新繁荣。他非常同意总书记的观点,美国的现实,他看得到。作为鼎盛期的资本主义心脏,太阳正在升起,斗争将是长期的。
他走回桌前坐下,又看起了报表。总书记的嘱托,他一直记在心里——要让先锋集团,成为美国第一家管理上千亿美元的投资基金,要成为华尔街的新标杆。他喜欢这样的目标——作为一个信仰坚定的GC主义战士,却在资本主义的心脏,用资本主义的规则,去掌握美国最大的资本力量之一,去支持社会主义的革命事业,这让他浑身充满了奋斗的动力。
对比蒸蒸日上的美国,大西洋对岸的英国,则遭受着他们二战以来最大的挫折。
11月7日,英国首相艾登,无奈地在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停火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内心,对美国充满了愤怒,可又无可奈何,英国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全球大英帝国了,现在失去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英国的影响力,正在快速地进一步衰退。
对埃及的战争是容易的,纳赛尔喊得再凶,埃及的军队确是孱弱的,老实说,不要说是英法以三国的联合打击,就算是以色列一家,埃及也未必能够打得过。但是苏联和美国的干涉,才是决定性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只能是这样草草地结束了,而英国和法国,也永远失去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想起苏联和美国的干涉,艾登的心中充满了阴霾和愤懑。
苏联在匈牙利局势明朗化之后,迅速采取一系列行为,主要是以不同的措辞照会有关各方。在致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的信中称,以色列的行为“将使以色列是否能继续作为一个国家而存在,发生问题”,致使本·古里安大为不安,赶紧向联合国表示,接受其一切停火建议而不带任何附加条件。
而苏联在致他艾登和法国总理摩勒的信中称:“如果拥有各种现代化毁灭性武器的更强大的国家,向英国和法国进攻的话,那么英法两国会处于何种境地呢?”两国只好慌忙要求美国保证北约组织的团结。